金圆股份三连板!11月19日,这只股票再度涨停,成为A股市场最亮眼的锂矿概念股之一。消息面上,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Mysteel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已逼近9.7万元/吨,推动整个锂矿板块走强。而金圆股份作为近期资金聚焦的标的,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面对股价异动,公司迅速回应:目前盐湖提锂项目的碳酸锂产品仍处于试生产阶段,尚未形成正式产能,也没有对外报价。公司在公告中强调,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在股票异常波动期间,控股股东未买卖公司股票。同时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
从基本面来看,这波行情更像是概念驱动下的情绪博弈。根据财报数据,金圆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虽达67.45亿元,同比增长超50%,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2亿元,扣非净利更是亏了2.4亿元。更严峻的是,毛利率已下滑至-3.48%,主业盈利能力堪忧。其核心收入仍来自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占比接近98%,而被寄予厚望的锂盐业务几乎“挂零”——2024年相关收入仅1639万元,今年前三季度无新增销售记录。
我始终认为,资本市场可以讲预期,但终究要回归现实。金圆股份的锂电转型布局多年,阿根廷和非洲锂矿项目还在勘探阶段,国内产能又受限于行业过剩,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突破。眼下这轮由期货资金涌入带动的碳酸锂涨价,能否持续尚不确定,而公司将此转化为实际收益的能力更值得打个问号。
更让我警惕的是资金面的信号。虽然当日主力净流入超2400万元,特大单买入活跃,但这恰恰反映出短期投机情绪浓厚。结合高达10.63亿元的存货和紧张的经营性现金流(前三季度为负8503万元),一旦商品价格回调,公司可能面临存货减值与流动性双重压力。
说实话,我不是不看好新能源转型,而是反感“蹭热点式”的估值重塑。金圆股份如今的股价年内涨幅已超54%,远跑赢业绩表现,这种背离能维持多久?当故事讲完,留下的或许是散户接盘的困局。对于这类“增收不增利、转型慢半拍”的企业,我的态度很明确:可以观察,但不宜追高。毕竟,资本市场的耐心,从来不会无限期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