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航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近期拿到了一笔总额超4000万元的政府补助,合计达4067.28万元。这笔钱来自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是关于“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的专项资金。其中,“长亮海轮”和“长晶海轮”分别获得1902.32万元和2164.96万元,全部为与收益相关的货币资金补助,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公告明确指出,该款项将计入公司2025年第四季度利润总额。
补助背后的政策逻辑
这笔补助并非偶然,而是国家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绿色更新政策的一部分。根据公告所附的《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这类补贴旨在鼓励航运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船舶,推动行业向低碳化、高效化转型。凤凰航运此次报废的两艘营运船正是响应这一政策的结果。虽然补助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87%,比例不低,但因其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会计处理上被归入营业外收入,不会直接影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
我怎么看这次补助?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我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谨慎。4067万对一家净资产规模不算特别大的航运公司来说确实是一笔“及时雨”,尤其在当前航运业整体利润率波动较大的背景下,能显著改善当期利润表现。但从投资角度看,这种一次性收益并不能反映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我翻了下背景资料,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船主国,拥有超1.1万艘海运运输船,行业本身高度集中,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领域。像中远海运这样的巨头占据主导地位,而凤凰航运这类区域性企业更多是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生存空间。它目前股价4.48元,涨跌幅0.67%,成交额1.67亿,市场关注度尚可,但流动性不算特别活跃。
在我看来,这笔补助更像是“政策输血”而非“内生造血”。它帮助企业完成了资产更新,也获得了财政支持,但这笔钱进的是利润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明年财报里就不会再有了。投资者如果因为这一个季度的利润冲高而去追涨,可能会忽略其背后缺乏可持续性的现实。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海运行业正面临绿色转型压力。国家出钱让你换船,本质上是在倒逼产业升级。谁能更快完成运力结构优化,谁就在未来的碳排放规则下更有竞争力。从这点看,凤凰航运至少行动了,比那些还在用老船拼成本的企业要往前走了一步。
总的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个值得炒作的短期利好,但它透露出一个信号:合规运营、积极响应政策的企业,能在关键时刻得到支持。长期来看,航运业的竞争终将回归到效率、成本和绿色能力上来。这笔补助,只是给了凤凰航运一张通往下一阶段的入场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