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发布回购进展公告,民丰特纸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实施完毕,科大国创公告称取得金融机构股票回购贷款承诺函……5月7日,超过120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相关公告。
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内,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其中,252家公司推出回购股份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1.94亿元;11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拟增持,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56.10亿元。
频现大额回购计划
近一个月,有18家上市公司相继推出超10亿元规模的“大手笔”回购方案,彰显出其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这一轮回购热潮中,宁德时代一马当先。公司发布公告,计划使用不低于40亿元且不超过80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普通股A股股份。这一回购金额在此轮回购热潮中位列榜首。
徐工机械拟回购金额紧随其后。4月8日,公司公告称,拟使用不低于18亿元且不超过36亿元的自有资金、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3.00元/股。截至4月30日,徐工机械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2.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9%,成交总额约为19.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29日,徐工机械又推出年内第二个回购计划,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票,回购金额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此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近期地方国企的回购行动颇为亮眼。浙江、安徽、山东等地国资委积极推动当地国企开展股票回购。以山东为例,4月9日,山东省国资委与山东证监局在济南签署《关于推动山东辖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就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增持工作进行了讨论。近一个月来,已有11家山东省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计划,合计金额超过40亿元。
民企也是此轮回购的主力军,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入。在18家推出大额回购方案的公司中,8家为民企,美的集团、三安光电等行业头部企业参与其中。5月6日,美的集团发布回购进展公告,截至4月30日,公司已回购股份数量为774万股,耗资约为5.54亿元。美的集团4月8日发布回购方案称,拟回购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0亿元。
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本轮回购热潮中展现担当。中国中铁、中远海控、国电南瑞等央企率先发力,推出超10亿元回购方案;中航机载、中国核电等企业紧随其后,拟回购金额均过亿元。
大手笔增持彰显信心
基于对公司和市场发展的信心,多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推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其中能源领域的央企表现尤为突出。
中国石化近日公告,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拟增持公司A股、H股的金额累计不少于20亿元不超过30亿元。此次增持是基于对中国石化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紧随其后,先后披露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其中,中国石油控股股东拟增持28亿元至56亿元,中国海油控股股东拟增持20亿元至40亿元。
民营上市公司也不甘示弱,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积极推出增持股份计划。荣盛石化的控股股东荣盛控股,基于对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以及对荣盛石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10亿元至20亿元的公司股份。
赛轮轮胎实际控制人袁仲雪在今年2月底刚刚完成近10亿元增持后,再度推出大额增持计划。4月8日,赛轮轮胎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袁仲雪之一致行动人瑞元鼎实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预计增持总金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
除控股股东外,上市公司董监高也成为增持的重要力量。5月6日,海德股份公告称,公司董监高及其他管理人员拟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额不低于2073万元。其中,11名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1460万元,11名其他管理人员计划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613万元。
同日,汇洲智能发布公告,除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外,公司董事长、董事及高管在内共10人,拟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420万元不超过840万元。
针对A股公司回购增持火热的现象,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表示,这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政策方面,监管层一直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来稳股价、稳信心;市场角度,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使得公司或股东认为自家股价值被低估;企业层面,部分公司盈利与现金流明显改善,希望通过回购增持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