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一策”成历史?全球首个煤矿AI大模型落地
“传统模式下每个矿都要单独训练模型,周期长、成本高,根本没法复制。” ——某能源集团技术负责人。
“现在一个基础模型就能适配多个矿区,部署时间从几个月压缩到几天。” ——云鼎科技项目工程师。
事件概述
2023年7月,山东能源集团、云鼎科技与华为联合发布全球首个煤矿行业商用AI大模型,标志着矿山AI开发模式从传统“作坊式”向标准化“工厂式”转变。该合作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场景模型”三级架构,突破小模型“一矿一策”的局限性,实现新矿山地质数据与设备参数的快速适配,显著缩短部署周期。政策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于2020年2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进一步发布通知,鼓励大型煤矿在2025年底前完成采掘系统智能化改造。
事件分析及观点罗列
中信证券研究分析师李想、荣浩翔、朱翀佚认为,推出绿电直连政策有助于新能源就近消纳、满足用户实际绿电需求以及实现终端用户降本等多重目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是国家层面首个涉及绿电直连的政策许可及规范,兼顾公平与效率,允许直连项目承担输配电费及系统运行费用的同时,通过减少并网容量需求等方式降低运行成本。此外,直连项目允许电源和负荷由不同投资方建设,为绿电源网荷储、垃圾发电+AIDC等模式的发展扫清障碍。
上述分析师还指出,通过绿电直连可减少对远距离输电网络的依赖,就近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助于解决风光消纳难题。这一机制释放了绿电源网荷储、垃圾发电与数据中心结合等新型业态的增长潜力。
全球首个煤矿行业商用AI大模型落地见效将显著提升相关企业市场价值并推动行业智能化进程。云鼎科技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反映出市场对其技术的高度认可;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平煤神马等30余家能源企业前来学习,体现该大模型具备行业示范效应;AI大模型打破“一矿一策”限制,支持快速场景适配与实时监控,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为AI大模型应用提供良好环境;国产算力的进步成为AI大模型在矿山领域落地的关键支撑,推动相关企业业务拓展。
AI大模型的应用将带动煤矿智能化相关板块在股市中的活跃度和投资热度。云鼎科技等企业的业绩增长吸引投资者关注,推动股价上涨;AI大模型的成功应用引导资金流向煤矿智能化改造领域;政策支持与行业需求促使更多企业加大投入,相关上市企业业务有望持续扩展;国产算力作为关键要素,进一步带动产业链发展和股市表现。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此次事件凸显AI大模型与智能化转型在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相关标的集中在AI芯片、华为概念及智能化改造方向。
道氏技术(300409)是AI芯片题材企业,主营新能源材料、碳材料和陶瓷材料。11月11日获融资买入2.15亿元,两融余额达17.52亿元,较前一日上升2.17%,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超90%分位,市场人气旺盛。
TCL科技(000100)兼具AI芯片与华为概念,聚焦半导体显示、光伏和半导体材料。旗下TCL华星实现小尺寸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屏全球首发,计划2026年百万级出货,并推出“星智X-Intelligence 3.0”大模型赋能制造研发。
航锦科技(000818)属AI芯片概念股,主营电子特种气体、集成电路设计及军工电子。11月11日融资买入超4084万元,两融余额升至7.68亿元,单日增幅2.44%,市场关注度提升。
艾布鲁(301259)被归类为AI芯片题材,主营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服务。11月10日融资买入达3508万元,两融余额逼近2.72亿元,处于历史高位,维持在历史70%分位以上。
中富通(300560)为华为概念股,11月14日首板涨停,主因“海峡两岸+通信”题材。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04万元,主力净量-0.84%,位列两市倒数前列,提示追高风险。
日出东方(603366)属华为概念并涨停,受益于分布式光伏政策利好。半年报显示推进整县整园光伏项目,当日主力资金流入2.69亿元,主力净量达3.02%,位居两市前列。
和顺石油(603353)拟收购奎芯科技不低于34%股权并取得控制权,切入半导体IP与Chiplet赛道,客户覆盖AI与数据中心,引发市场强烈反应,股价提前涨停。
联美控股(600167)通过子公司投资摩尔线程1亿元,切入国产GPU赛道。11月14日受“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消息刺激涨停,当日融资买入5352万元,短期情绪高涨。
日上集团(002593)因“海峡两岸+汽车零部件”题材涨停,但前一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83万元,主力净量-1.31%,换手率偏高,存在抛售嫌疑,需警惕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