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一来,燃气就涨” vs “涨得快,也别忘了基本面还在承压”
一边是“寒潮驱动、资金涌入、多股连板”,另一边是“需求季节性波动大、利润空间受挤压、长期增长仍看政策落地”。燃气板块的这波行情,把市场分歧照得明明白白。
寒潮突袭,燃气板块集体爆发
11月14日,受下半年首场寒潮影响,燃气板块强势拉升,国新能源(600617.SH)、长春燃气(600333.SH)、胜利股份(000407.SZ)等多股涨停。中央气象台预警显示,11月15日至17日,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将出现6~14℃的大幅降温,局地降温超14℃;18日0℃线南压至苏皖南部至湖北北部一带。国家能源局近期召开天然气保供会议指出,国产气已连续九年增产超百亿方,西气东输三线、四线等关键工程陆续投产,储气库注气量创历史新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预计供暖季天然气供应量同比增长4.4%。市场层面,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突破800元/吨(11月14日数据),沿海电厂日耗煤量同比上升15%,寒潮提前推升能源需求信号明显。
短期催化密集,结构性机会显现
寒潮来袭直接刺激燃气需求上升,推动国新能源、长春燃气等个股涨停,市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供暖季启动叠加液化天然气价格单周上涨13.25%,强化了冬季用气高峰的需求预期。局部地区供应趋紧,叠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进一步支撑板块走强。中金公司与东吴证券研报均指出,天然气消费增长趋势明确,叠加价格机制优化推进,有望改善燃气企业盈利结构。
国家能源局预计2025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2%-3%,产量维持连续九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态势。国际燃气联盟预测,到2030年全球LNG供应能力将突破7.1亿吨/年,长期来看国际气价呈回落趋势。国内“煤改气”政策持续推进,城市燃气消费仍有增长空间。区域垄断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关键,例如长春燃气在吉林省8市1区拥有独家经营权,具备稳定现金流基础。
核心题材与人气个股解析
本轮寒潮引发的能源需求升温带动燃气及相关产业链个股表现活跃,以下为行情中的主要人气标的:
国新能源(600617.SH)为山西省天然气核心运营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燃气销售、管道输送及储气设施租赁,覆盖山西及周边区域,具备较完整的天然气产业链布局。该股于11月9日实现“今日首板”,当日涨幅达10.11%,最新价报4.14元。股价上涨主要受寒潮预期推动,叠加11月10日获融资买入1335.56万元,两融余额维持在1.53亿元水平,市场关注度持续上升。
龙洲股份(002682.SZ)是福建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商,主营天然气销售、运输及相关服务,拥有加气站网络与物流配送体系。11月13日大涨10.09%,主力净流入超1.02亿元,主力净量达3.08%,实现“2天2板”。尽管涉足商业航天概念,但其天然气主业受益于寒潮带来的用气需求激增,成为本轮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海南矿业(601969.SH)为“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轮驱动型企业,参与南海油气资源开发。11月14日涨停,最新价报13.02元,涨9.97%。多重因素共振:布谷尼锂矿一期已于2025年11月3日投产,已产出4.5万吨以上锂精矿,预计11月底完成首批出口装船;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临近,“零关税”政策提升区域能源战略地位;公司同步上调股份回购价格上限至14.26元/股,释放积极信号。
中集集团(000039.SZ)是全球领先的集装箱与能源装备制造商,在LNG储罐、模块化加气站等领域深度布局。11月14日涨停,最新价报8.94元,涨9.96%,当日主力净流入高达6.48亿元。除传统集装箱业务外,公司储能业务累计出货量超60GWh,产品广泛交付至亚洲、北美、欧洲市场,瑞银已将其评级上调至“买入”。寒潮背景下能源基础设施需求回升,形成双重利好。
胜利股份(000407.SZ)为专注于清洁能源的区域性城市燃气运营商,天然气及增值业务占2024年营收比重达77.75%。11月14日再度涨停,实现“4连板”,最新价报5.54元,涨9.92%。核心催化来自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中油珠海100%股权、天达胜通100%股权、南通中油51%股权、甘河中油4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显著扩大燃气运营版图,标的公司2025年前九个月合计盈利超2.2亿元。叠加寒潮带来的冬季用气需求预期,共同推动股价持续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