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胜利股份停牌十天,复牌直接一字涨停,封单快60万手,市场上蹿下跳的资金都在抢着进,说明什么?说明这回的动作不小,不是小打小闹的资产调整,而是实打实地在“补血”主业。
这次是冲着自家控股股东和关联方手里的四家燃气公司股权去的,发行股份加现金收购,还配套募资,一整套动作下来,明显是要把下游城市燃气这块蛋糕做得更扎实。你看它买的这几家公司,南通中油、甘河中油,都是实际运营天然气服务的,工业、商业、居民都覆盖,这才是真金白银的现金流业务。更关键的是,通过这一揽子操作,胜利股份能实现对南通中油100%控股、甘河中油80%控制权,管理权彻底拿捏,协同效应立马就出来了。
我琢磨着,这背后不光是企业自身的扩张冲动,更是整个天然气行业改革大势在推着走。现在国家提“全国一张网”,中游管网公平开放,下游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谁能把优质资产整合进来,谁就能在未来的综合能源服务里占住位置。而且政策明摆着——到2030年,天然气要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现在才多少?还有空间。这种背景下,像胜利股份这样本来就在全国有30多家燃气公司布局的企业,趁机把关联资产收回来,逻辑通顺得很。
有意思的是,交易对方全是自家体系内的,控股股东中油投资、关联方天达利通、中油中泰,实际控制人还是同一个人许铁良。典型的关联交易,但好处也清楚:推进快、阻力小、资产质地知根知底。虽然审计评估还没做完,价格没最终敲定,但设置了过渡期损益安排,盈利归上市公司,亏损由对方补,这等于给股东吃了一颗定心丸。
再看资本运作手法,发股价格锁在3.07元,不低于市价八折,交易对方还得锁定36个月,前头持有的股份也要限售18个月,诚意算是到位了。配套募资也不全用来买资产,还能还贷款、投项目,相当于一边扩表一边优化负债结构。
现在整个燃气板块都在动,德龙汇能跟着涨停,水发燃气、百川能源也都往上窜,说明市场认这个逻辑。不过话说回来,后续能不能真正释放协同红利,还得看整合后的运营效率和气源成本控制能力。毕竟,采购价格波动风险写在年报里好多年了,这才是硬仗。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