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508:29甘肃
同样是发电装备,为啥燃气轮机订单要等 5 年,部分煤电项目却闲在那?北美 AI 数据中心一发力,燃机需求就暴增 187%,国产厂商凭啥分到这块肉?
你可能没注意到,那些给 AI 数据中心、工业园区供电的 “大家伙”,最近彻底火了。GE、西门子这些国际巨头,手里的燃气轮机订单已经排到 2028 年,重型燃机价格比 2023 年涨了两成,核心零件更夸张,想拿货得等快 3 年。这波热度可不是炒出来的,全球 “电荒” 还没缓解,AI 数据中心又成了 “电老虎”——2025 年一季度全球燃机新订单同比涨 36%,北美直接飙到 187%,三菱就算两年内把产能翻一倍,都赶不上需求。
需求猛增的背后,是燃气轮机本身的 “硬实力”。10 分钟就能启动,比煤电快好几小时;热效率超 45%,联合循环机组能到 64%,烧同样多的燃料发更多电;还符合 “双碳” 目标,排碳比传统煤电低不少。放在当下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里,这东西简直是 “香饽饽”—— 既解决电力缺口,又能减碳,不管是欧美还是中东,都得抢着要。
以前这领域全是美、德、日企业的天下,尤其是热端部件,要在 1500℃高温、数万转速下工作,技术门槛高到离谱。但现在不一样了,国产厂商慢慢追上来了。中国航发的 “太行 110” 重型燃机已经商用,热效率 42%;中小型燃机国产化率超 80%,H 级燃机也进了测试阶段。更关键的是核心零件,高温合金、单晶涡轮叶片的国产化率达到 65%,30MW 级纯氢燃机还成功点了火,这可是打破垄断的关键一步。
现在海外巨头产能告急,正好给了国产厂商机会。航宇科技给 GE 供燃机热端单元,订单超 59 亿;三角防务刚签了西门子能源的项目,应流股份手里的 “两机” 订单超 15 亿,创了历史新高。以前咱们得靠进口,现在能跟国际巨头绑定拿长期订单,出口也跟着涨 ——2023 年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额 80 亿元,预计 2030 年能涨到 120 亿元,北美、中东的电力缺口,全成了国产装备的 “铺路石”。
这波燃机热,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可不小。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企业最先受益,比如做叶片的应流股份、搞高温合金的万泽股份,还有生产环形锻件的派克新材,产能利用率都快满了,利润空间也大。中游的整机企业,像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潍柴动力,订单稳定增长,还能带动装配、测试等配套产业。下游的运维市场也跟着起来了,燃机装得多了,远程诊断、备件供应这些 “后市场” 需求会越来越大,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红利。
当下全球经济都在拼能源转型和高端制造,燃气轮机正好踩在这两个风口上。2030 年全球燃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3000 亿元,这个蛋糕不小。对国内来说,燃机国产化不仅能降低对海外的依赖,还能拉动高端制造产业链升级,从零件到整机再到服务,每一环都能创造就业和产值。不过挑战也在,比如单晶叶片的国际市场份额还不高,全氢燃机的技术还得再突破,但总的来说,机会已经摆在眼前了。
数据来源:1. 格隆汇研究院《2025 年燃气轮机产业链报告》;2. 国际能源署(IEA)《全球电力市场展望 2025》;3.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高端装备国产化进展白皮书》;4.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3 年燃气轮机行业运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