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上海全球研发创新中心已有近2000名研发人员入驻。未来两年规模将进一步扩容至6000至8000人。”2025年11月26日,美的集团公共事务总监兼上海园区办公室总监许宁这样对界面新闻说。
作为美的前沿技术研发核心载体,美的上海研发中心集中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用户研究及各类基础前沿共性技术研发。
这座开园仅4个月,立足青浦、辐射全球的创新高地,不仅是美的前沿技术研发的核心载体,也勾勒出上海青浦区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的发展蓝图。
当天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青浦区委书记王平介绍说,2024年,青浦区GDP总量1825亿元,是2020年的1.5倍。
“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5年),青浦创新主体能级加快提升,西岑科创中心正创建跨省域国家级高新区,网易国际文创园、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先后投用,北斗创新园区“十年磨一剑”,培育了华测、联适、普适等行业翘楚。同时落地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增强。
青浦区经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董敏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从数据上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今年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依托于以海思为代表的企业落地,最近几年有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实现增速接近20%,总规模在750亿左右。
董敏介绍说,在青浦区,西有华为练秋湖,中有网易电竞产业园,东有美的研发总部,龙头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今的美的,早已超越家电企业的单一标签:2010年开启战略转型后,相继收购东芝家电、德国库卡等企业,2021年营收突破3000亿元,2024年突破4000亿元,不仅稳居全球最大家电企业宝座,更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
“在青浦区政府牵引下,我们与华为海思就白色家电领域达成芯片类战略合作,针对鸿蒙系统的合作也在深入研究中。”许宁对界面新闻解释说,美的作为青浦数字新干线的数字化链主企业,正参与区域数字产业建设,上下游产业链搭建为企业发展提供多重赋能。

美的库卡机械臂。摄影界面新闻记者方卓然
除了区内集聚的各类产业,美的上海研发中心选择落子上海青浦,核心源于区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人才吸引力。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才高地效应显著,这是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许宁透露,此前在佛山(美的集团总部)招聘高端人才时,尽管付出更高成本但难度仍较大,而落户青浦后,行业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引进更为顺畅。
以美的AI研究院为例,过去几十人的规模现在已经扩展至200余人。“无论是高端技术人才还是研究生群体,都能更便捷地吸纳,契合公司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需求,支撑前沿技术研发推进。”许宁称。
在产业布局与生态联动方面,美的上海研发中心已聚焦具身机器人、库卡机械臂智能化应用等关键赛道。未来,该研发中心将聚焦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基础与前沿技术研发。
董敏认为,构建区内产业生态,重点在于区内创新动力的相互激发。“最近我们在推动美的和海思短距离通信技术在白色家电方面的研发,并在此基础上建设openlab实验室。”她透露称。
openlab实验室目前已经在规划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一方面聚焦新技术的研发到智能终端产品的使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链聚集,有效降低产业技术到产品的成本。
除了美的、华为等龙头企业,如今青浦区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让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在青浦区加速集聚。
王平透露说,青浦区聚焦“3+3+3”主导产业,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三通一达一兔”等快递总部均落地青浦。
此外,青浦区还有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时尚消费,以及低空经济、跨境电商、会展广告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青浦还集聚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1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