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今天砸近亿元真金白银回购自家股票,这事儿一出,市场立马有了反应。根据公告,公司在11月20日当天斥资9999.95万元,回购了127.6万股A股,回购价格区间在每股77.08元至78.88元之间。而截至当日收盘,美的股价报77.94元,几乎就在回购价区间的中上沿,说明这笔操作相当精准,也释放出公司对当前估值的认可。
从数据来看,这次回购金额接近一个亿,在整个A股市场也算得上是大手笔。虽然相比美的超过4000亿元的年营收和超380亿元的净利润体量来说不算巨大,但信号意义更强。尤其是在当前家电行业整体面临增长放缓、房地产拖累消费情绪的背景下,这种主动回购行为无疑向投资者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且对公司未来有信心。
回购背后的底气从哪来?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消息并不意外。美的这几年走的路很稳,财务表现堪称“优等生”。2024年营收突破4071亿元,净利达385亿元,增速双双跑赢行业。更关键的是,它的现金流非常健康,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379亿元,近三年就分了近685亿,股息率长期维持在4.5%以上。这样的公司做回购,不是为了炒作,而是实打实地回馈股东。
而且你细看它的业务结构,已经不再是那个只靠空调和电饭煲赚钱的传统家电厂了。现在智能家居、新能源车零部件、工业技术、机器人四大新赛道齐头并进,新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0%。特别是通过M-Smart平台打通全屋智能生态,还跟万科、恒大这些地产商合作落地,明显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转型路上,它比想象中走得更快
很多人还把美的当成“白电三巨头”之一,但我得说,它早就开始撕掉这个标签了。比起格力坚守空调主业的保守,或是海尔在智慧家庭上的重运营模式,美的的选择更偏向科技化和平台化——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用开放生态整合资源,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加码。
当然,挑战也不少。比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这类新业务,投入大、周期长,短期难见回报;海外汇率波动也可能影响利润;再加上小米、科沃斯这些跨界玩家在智能清洁、IoT领域的猛攻,竞争一点没轻松。
但正因如此,我才觉得美的这笔回购更有深意。它不是在高光时刻锦上添花,而是在转型攻坚期选择坚定站台自己。这种“用钱投票”的方式,比任何口号都更有说服力。
在我看来,美的不是一个能让你短期内翻倍的“妖股”,但它是一个能让你拿得住、睡得着觉的优质资产。估值合理、业绩稳、分红高、转型实打实在推进,这些特质放在当下动荡的市场环境里,反而成了最稀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