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近亿回购股份,美的集团释放什么信号?
2025年11月19日,美的集团(00300)发布公告称,当日耗资约9999.68万元回购129.07万股A股股份。这一动作几乎踩在亿元关口,金额之大、节奏之精准,迅速引发市场关注。结合当天数据来看,美的股价报收77.40元,涨幅0.00%,成交量达2144.15万股,成交额16.62亿元——显然,这笔回购是在一个交易活跃但价格平稳的背景下完成的,显示出公司对当前估值的明确态度。
从公司近期动态看,这次回购并非孤立事件。美的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再变法”之中:战略上全力向“智能家居”科技企业转型,组织上加速年轻化迭代,渠道上大力推进DTC模式,压缩传统代理层级。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增速领先格力、海尔等对手,初步验证了改革成效。但与此同时,智能家居业务毛利率下滑,说明公司在用短期利润换取市场渗透和生态布局。
我怎么看这场回购背后的深意
说实话,看到这个回购金额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救市,而是底气。
在行业整体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空调、冰箱这些传统品类增长乏力,大家都在找第二曲线。美的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掏出近亿现金回购,我认为传递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现金流充足,有实力进行真金白银的资本操作;二是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没反映真实价值,尤其在它持续推进战略转型的当下。
但我也不回避问题。美的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格力,而是小米。后者凭借米家生态链,在智能家电领域形成了极强的用户粘性和跨品类协同能力。当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一键互联”的体验时,美的的“美居”APP能否撑起“家庭大脑”的愿景,仍需时间检验。
更深层次看,市场的担忧其实在于估值逻辑。投资者还在用“家电公司”的旧框架给美的定价,而它想成为的是“科技+服务”的新物种。若不能尽快培育出可量化的新增长支柱,仅靠回购难以彻底扭转预期。
说到底,回购是信心的体现,但真正的胜负手,不在资本运作,而在未来三年能不能把智能家居从概念变成可持续盈利的生态。我对美的保持观察,也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