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10月29日晚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630.57亿元,同比增长13.82%;归母净利润378.83亿元,同比增长19.51%。单看第三季度,营收1119.33亿元,同比增长10.06%;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增长8.95%,增速较上半年有所放缓。
这份成绩单背后有几个关键观察点。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与国内家电市场整体承压直接相关。受国补政策调整影响,不仅美的,海信家电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5.4%,TCL电子在中国市场的电视出货量也同比下滑4.1%。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政策调整后家电内销市场增长明显放缓。
与此同时,美的集团宣布副总裁柏林因工作变动辞任,但仍在本集团担任其他职务。这一人事变动发生在国内营销体系组织架构优化背景下,原小天鹅国内营销总经理王春凯已接替柏林担任中国区域总裁。
深入分析财报结构,ToB业务正成为美的越来越重要的增长引擎。前三季度ToB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高于ToC业务13%的增速。具体来看,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306亿元增长21%,智能建筑科技收入281亿元增长25%,机器人与自动化收入226亿元增长9%。这些数据表明,美的的多元化战略正在见效。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美的OBM业务表现亮眼。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占ToC业务海外收入超45%,显示其海外市场品牌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上半年末,美的在全球拥有38个研发中心和63个主要制造基地,其中海外研发中心22个、生产基地41个,这种全球供应链布局为其应对贸易摩擦提供了韧性。
从资本市场反应看,10月29日美的集团A股股价微跌0.01%至74.4元/股。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三季度持仓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已退出前十大重仓股,反映出机构对家电板块的谨慎态度。但美的同时通过回购传递信心,截至10月29日已回购A股股票超93亿元。
观察美的当前的战略定位,其正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全球科技集团转型。库卡机器人近期发布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COLMO推出家电业首个万亿级数据量的AI管家,人形机器人美拉在柏林电子展亮相,这些动作都显示美的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已进入收获期。面对小米等新竞争对手的入局,美的选择以制造优势和全产业链能力构筑护城河,而非简单跟进价格战。
当前家电行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内需增长放缓已成共识,企业增长更多依赖结构性机会。美的通过ToB业务多元化、海外市场深度运营、智能制造升级的三重驱动,正在构建区别于传统家电企业的新增长模式。这种转型的成效,将决定其能否在行业变革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