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01 20:54:49 股吧网页版
白电三巨头一季度业绩比拼:从出海到B端 转型路径显分野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卢晓

  华夏时报记者卢晓北京报道

  作为家电行业中营收和估值排名前三的企业,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这三大白电巨头的成绩单一直是外界观察家电行业走向的风向标。

  4月29日,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相继发布今年一季报,格力电器则早在4月27日就已公布。从数据来看,白电三巨头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都实现了同比两位数增长的“开门红”,而隐藏在这些增长数据背后的,是他们在家电主业、出海、多元化等战场上的不同选择。

  4月30日,白电三巨头的股价都以下跌收盘。其中,美的集团跌0.78%至73.62元,总市值5462亿元;海尔智家跌1%至24.79元,总市值2326亿元;格力电器跌1.53%至45.56元,总市值2552亿元。

  业绩大比拼

  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团1278亿元的收入依然规模最大,是海尔智家同期收入的1.6倍,是格力电器的3倍。

  从归母净利润来对比,美的集团也以124亿元排名第一,格力这项指标约为59亿元,比海尔智家高出4亿元左右。但在盈利能力这个维度,三巨头的座次又有所变化,当期格力电器归母净利润率为14.2%,美的集团接近10%,海尔智家则近7%。

  有业内人士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认为,格力电器在毛利率较低的海外市场涉足较少,是它持续高盈利的原因之一。

  据2024年财报,格力电器外销收入去年约有282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约占其当期收入的15%。而另外两家企业中,海尔智家当期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达到50%,美的集团去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了41%。

  而从毛利率来看,去年格力电器外销业务毛利率为24%,比内销低了约10个百分点,海尔智家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5.4%,比国内低了约4.4个百分点,不过美的集团海外业务毛利率为26.82%,比国内业务微高0.68个百分点。

  需要提及的是,与格力电器不同,海尔和美的都曾在海外掀起大规模并购,他们各自最大的一项公开并购都发生在2016年,海尔智家以约5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GE家电以及美的集团37亿欧元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4月30日,记者还从美的集团方面了解到,其已在当地时间4月29日顺利完成对欧洲厨电厂商Teka集团的收购(除Teka俄罗斯子公司)。

  空调拼座次背后

  除了海外市场,上述业内人士在跟记者交流时还认为,更“依赖”空调也是格力电器盈利能力更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格力在空调成本端有竞争优势,除了体量规模大,还能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让原材料价格平稳波动,此外在价值链方面,格力的品牌溢价也更高。”

  在这背后,智能家居业务依然是白电三巨头的最大收入来源,而空调在其中举足轻重。

  伴随着今年一季度白电三巨头收入和利润双增,GfK中国客户成功事业部家电研究负责人王宏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据GfK中怡康数据,2025年一季度,空调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0.22%,零售额同比增长5.22%,空调市场呈现淡季不淡,量额双涨的态势。他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另一方面得益于中高端产品结构提升推动。

  而回看去年,格力电器去年包括空调在内的消费电器业务收入约1486亿元,同比下降4.29%,占总收入的78.54%,这释放出空调行业去年并不景气的信号。奥维云网(AVC)大家电事业部副总经理杨超告诉记者,不同于2023年空调行业整体向好,去年空调市场压力较大,特别是上半年的5月、6月包括价格激进的618大促都出现了两位数下滑,“如果不是去年下半年国补拉动市场增长,空调行业全年表现会更弱。”他认为,这背后除了与空调增量市场高度关联的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持续疲软外,华南、华东等核心地区在去年销售旺季的天气也不像往年同期般高热。

  美的集团在2024年报中也不再单独列出暖通空调业务的收入,仅显示智能家居业务占据总收入66.2%。但其去年半年报中,暖通空调业务占据它当期收入的46.7%。不同于另外两家白电巨头,海尔智家去年约490亿元的空调收入只占据总收入的17%,冰箱和洗衣机则合计占据了它总收入的五成。

  需要提及的是,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在2024年年报中对“家用空调”市场第一的各执一词,已成为空调市场眼下持续激烈竞争的缩影。而对于今年空调行业的走向,王宏吉认为,展望全年预计2025年空调市场将实现稳健增长,内需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增长的确定性较高,外需面临关税等不确定因素,预计外需将承压。杨超则认为,今年一季度空调行业压力依然较大,他预计目前全渠道空调库存大约有5000万台,“虽然今年还有国补政策激发空调消费市场,但其中新增需求的贡献有限,更多消费者是将消费节奏前置,提前透支需求。”

  集体发力B端市场

  虽然家电业务依然占据大盘收入,但进入存量市场多年。白电巨头们也早已集体向B端市场发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美的集团披露,今年一季度,其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45%;智能建筑科技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20%;机器人与自动化也同比增长9%达73亿元,这三项收入已合计占据其当期总收入的22%。此外,美的集团方面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旗下身处智慧物流领域的安得智联,今年将计划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而从2024年财报来看,美的集团去年包括新能源、工业技术、机器人等在内的B端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占比达25.7%。此外,美的旗下还拥有科陆电子、合康新能、万东医疗、美智光电等上市公司,涉足新能源、医疗、照明等领域。

  海尔智家和格力电器今年一季报都没有披露B端业务的收入情况。去年海尔智家的装备部品及渠道综合服务业务,收入324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1.3%。去年10月其还完成了对开利商用制冷业务的收购。需要提及的是,如果上升到海尔集团来观察,其旗下除了海尔智家,还拥有海尔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莱士、雷神科技、众淼控股、新时达等上市公司,涉及生物、医疗、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格力电器的多元化最引发外界关注。财报显示,去年其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B端业务收入占比接近10%。据记者观察,格力此前还已控股其上游从事制冷元器件等业务的盾安环境。此外,其还分别入股了供应商海立股份、新疆众和,并是从事半导体业务的闻泰科技的第八大股东。

  事实上,今年格力电器也频频释放出多元化提速的信号。除了将4月22日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的召开地点从公司总部变更为珠海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外,今年4月格力电器总工程师钟成堡还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记者介绍,去年在新能源汽车压铸一体化加工这个机床的细分赛道,格力电器共拿到13台订单,格力的机床业务也已在对接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市场。他当时表示,格力电器2023年的2000亿元营收中,大约有500亿元都来自B端市场。

  对于家电企业向B端市场的转型,周爰咨询合伙人杨思亮对记者表示,眼下挖掘家电C端市场的增量难度变大,但B端市场还有不小的增量空间,同时B端渠道利润空间也远高于C端,但他同时认为,B端市场对于品牌地位和影响以及产品溢价能力等要求并不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