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近期发布研报,首次覆盖比亚迪电子(00285.HK),并直接给予“买入”评级。这份题为《EMS底蕴拓展AIDC(AI硬件系列之6)》的报告,系统梳理了比亚迪电子的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逻辑,尤其强调其在AI数据中心(AIDC)和机器人等新业务方向的布局潜力。这一动作在当前市场对AI硬件产业链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迅速引发投资者关注。
报告指出,比亚迪电子目前是全球第七大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主营业务已形成三大板块: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新型智能终端,2025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为75%、15%和9%。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度绑定苹果,2024年苹果相关业务收入占比高达69%,具备全材料体系结构件的量产能力,涵盖金属、玻璃、陶瓷、塑胶和蓝宝石,在材料成型仿真技术上居国内领先地位。而在汽车电子方面,公司为母公司比亚迪配套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热管理等多个子系统,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达124.5亿元,同比增长60.5%,单车价值量超过4000元,且仍有提升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申万宏源认为市场对比亚迪电子存在三重“预期差”。一是公司治理层面正在持续优化——尽管过去有投资者担忧其与母公司的利益分配问题,但实际关联交易规模较小、定价公允,且随着比亚迪集团整体盈利增强,对子公司利润的依赖度下降,反而为比亚迪电子释放盈利弹性创造了条件。此外,公司已启动股权激励计划,设定2025-2027年营收年增速不低于10%的考核目标,进一步绑定核心团队利益。
二是主业增长动能依然强劲。消费电子受益于苹果产品创新周期,而汽车电子则深度嵌入比亚迪智能化升级进程,两者均具备明确的增长路径。三是公司在现有制造底蕴基础上,正加速向高成长性新场景延伸,尤其是在AIDC和工业机器人领域已有实质性进展。例如,其电源产品已获得英伟达认证,并参与800V高压直流架构开发;液冷方案也已覆盖冷板、UQD等多种形态。同时,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在比亚迪内部大规模应用,降本增效显著。
看到这里,我其实挺认同申万宏源的判断逻辑。比亚迪电子长期被看作“代工企业”,但它的垂直整合能力和工艺积累远超一般EMS厂商。特别是在当前AI硬件爆发的前夜,谁能快速响应、具备可靠交付能力,谁就有机会切入核心供应链。而比亚迪电子显然已经在电源、散热这些关键环节拿到了入场券。更关键的是,它不是单纯做零件,而是以系统级能力参与设计,这种角色转变值得重估。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客户集中度高、消费电子需求波动仍是悬在头上的两把剑。但从估值来看,给出2026年18倍PE的目标,对应市值1206亿元,相较当前有55%上行空间,这个预期并不算激进。至少在我看来,这家公司的价值,可能才刚刚开始被真正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