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1月1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届中部农博会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设置5个展馆,展览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共3500余家、产品3万余种,全面展现我国现代农业品牌建设的丰硕成果。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现场了解到,中部农博会成长的秘密在于涉农企业的拔节生长,涉农企业广泛采用新能源、通信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不仅产品技术水平“长高了”,而且企业经营实力“更壮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农机的支持。在中部农博会现场正前方的广场上高高耸立着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旗下的循环谷物干燥机,旁边整齐地摆放着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不同类型的农机设备。
中联重科农机销售经理张伟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我们的产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反复迭代更新。以谷物烘干机为例,该设备最初使用在湖南和江西两地,能解决雨天谷物烘干的问题,防止粮食霉变。在积累经验之后,我们对其改造升级,扩大了应用范围,成功用于北方地区草料烘干。”
张伟进一步表示:“后来,我们在原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又引入了高速通信技术,增加了远程控制模块,还可使用光伏、生物质燃料等不同动力源。当前,该设备的最新型号出口海外市场,获得东南亚客商一致好评。菲律宾客商一次就订购了50多台设备,在当地形成了种、管、收、烘、储全链条覆盖。”
不仅是中联重科这样大型农机企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小农机企业也不甘落后,在细分领域中深耕市场需求。湖南龙舟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舟农机”)是以农业机械研发制造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湖南省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在本次会展中带来了高速插秧机设备。
龙舟农机销售工程师袁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虽然是小微企业,但是在水田农业生产中找到了合适自己的细分领域,把插秧机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高速插秧机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更能适应烂泥田,保持插秧距离精准合理,受到国内农户欢迎。过去,我们以传统燃油动力为主,现在,我们也在尝试使用新能源技术。”
内蒙古小草数字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草数字”)是一家初创型企业,已挂牌新三板。该公司依托数字化技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先进储能、自动控制技术等,打造了一整套农田水肥精准管理方案。
在会展现场,小草数字销售经理刘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公司很早就建立了大数据模型,通过反复技术迭代形成了多套系统,对水肥精准管理有着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我们的愿景是成为这一市场中的明星企业,不仅能解决国内的水肥精准管理难题,更要获得国际客户认可。我们虽然取名为小草,但是也有着想长成参天大树的愿望。”
先进农机解决了田间地头的“疑难杂症”,冷链设备则铺平了端上餐桌前的“最后一公里”。湖南恒晶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冷链设备的一家小微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引入新能源和新技术,助力产品科技水平“增高”。该公司销售总监董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我们主要生产超市冷柜,这是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为了跳出红海市场,迈向蓝海市场,我们主动转型求变,引入了节能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现在,我们生产的可移动冷库不仅对标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更有节能效果,而且还能远程管理设备能耗和运行状态。这一产品现已出口海外市场。”
“当前,大型涉农企业已经走出去形成了一定规模,外国客商慕名前来参会,中小微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出海’商机。在展会过程中,大企业如何与中小微企业形成紧密互动关系,实现共同成长,这将是中部农博会需要认真思考的长期课题。”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曹二保教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