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展会是一场全球客商‘双向奔赴’的机甲盛会,同时是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集中呈现,更是一个双循环加速贯通的长沙样本。”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沙市副市长康镇麟表示。
5月15日至18日,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简称“长沙工程机械展”)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届展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为主题,全面展示工程机械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标准、新成果,共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6家中外企业参展,其中有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作为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之一,“工程机械之都”长沙的产业集群规模企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成长出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等“五朵金花”。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我国工程机械产业一方面紧抓产业链协作,一方面推动各区域合作,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行转型,谋求进一步出海拓展与高质量发展。
全球“机甲”云集
排过长长的入场队伍,记者经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北登录厅”步入室外展场,眼前顿时一亮,各式色彩的钢铁机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中联重科带着旗下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土方机械、矿山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应急装备等9大类别近100台(套)高端产品亮相,靠近入口处的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高耸入云”,现场起升高度100多米,路过的人们频频仰望。
走近这台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车前窗上“此车已售”四个大字格外显眼。“开展首日,我们就已经交付3台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它将助力陆上风电安装施工。”中联重科相关人士介绍说。
在铁建重工展区,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等国之重器的相关模型引人注目,它们的研制都离不开幕后关键技术的突破。
盾构机的“心脏”——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直径8.61米盾构机整体式主轴承,也来到了展会现场。这套主轴承可用于驱动18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产品重达62吨,呈圆环状,竖起来有3层楼高,能够承受超万吨级载荷。
在本届长沙工程机械展上,全球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卡特彼勒及其代理商信昌机器重点展示了采石采矿产品解决方案、破碎应用解决方案等,并带来了电驱装载机等新能源产品。
工程机械的发展离不开关键零部件的持续进化。潍柴动力带来了矿卡动力、挖机动力及配套的电机、电池、控制器、液压件等产品。“动力是工程机械装备的‘心脏’,我们研制的矿卡动力正加速拓展高端矿卡领域。”潍柴动力展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统计,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展品;共有来自非洲、拉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国际买家组团采购和洽谈;55个国家驻华使节及非盟驻华代表、4家国际组织、38家国际商会协会、1100家国际贸易商参加展会各类活动。
“三化”成色更足
长沙工程机械展主办方发布的成绩单显示:展会首发新品超过30个、新技术超过1500项,AI模型、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智慧矿山等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过60%,60%以上的重型机械展品采用新能源或低碳技术,超1/3展品在国内首次展出。
在本次展会上,柳工以“智慧·绿色延伸人类力量”为主题,新能源产品占比超90%。
“相较燃油重卡,新能源重卡已经体现出强大的运营优势和替代优势。”三一重卡营销公司业务经理唐成表示。
三一集团展出了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E-MOVE,现场演示环节吸引了众多客商驻足观看。“通过纯电驱动与无人智控双核技术,无人挖掘机可用于矿山开采、抢险救援等多维场景,较传统模式综合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千里遥控挖机技术更可实现千里之外跨域联动作业。”三一重机小挖研究院控制软件工程师王兆琦介绍说。
“我们带来了7大类近60款产品,重点展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果。”山河智能总经理助理李昌建向记者表示。
协同发展提速
在“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主机配套全球采购签约大会”上,来自工程机械产业链100多家企业参会,现场主机企业与部分配套件企业签订年度采购协议130多亿元。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润天智科等6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进行采购签约,覆盖智能装备采购、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等领域。“此次合作不仅是企业强强联合的典范,更是长沙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关键一步。” 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德志表示。
“湘浙鲁皖豫”5省工程机械产业加强合作,签订《五省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
湖南省与海南省联合发布了《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通则》及《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评估服务规范》两项地方标准。依托海南相关的政策红利,湖南与海南紧密牵手,建设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中联重科等主机厂在此打造全球工程机械回收及再制造基地,以加速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