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广州9月12日电(记者吕光一)记者从广东证监局获悉,截至2025年8月31日,广东883家A股上市公司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披露。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保持增长,且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看活力:并购重组市场“量质齐升”
“‘并购六条’实施一周年以来,广东有超250家上市公司披露、完成产业化并购重组超1500亿元,其中超六成属于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披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超30单,持续位居全国首位。”广东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记者观察,广东上市公司此轮并购重组始终围绕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布局,通过强强联合、国资并购、跨界并购和境外并购等多元化方式为企业和地方注入高质量发展动能。
——畅通硬科技资本循环。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是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根据广东省相关产业规划,2025年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营收预计突破万亿元。
2024年9月和2025年3月,TCL科技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实施两起百亿规模产业并购,迅速获取显示领域的最新核心技术,提升公司主营业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TCL科技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6.7%;归母净利润达1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3%。
——加速强链延链补链。以瀚蓝环境111亿港元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粤丰环保为例。当前固废处理行业正处于存量整合阶段,招商证券研报指出,两家公司在吨发电量、吨上网电量、产能利用率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二者合并后,瀚蓝环境有望充分发挥国资背景优势,输出高效的管理经验,帮助粤丰降低管理和财务费率,从而进一步整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水平。
通过强强联合瀚蓝环境生活垃圾处理运营规模将位居国内行业前三、A股上市公司首位。6月瀚蓝环境完成对粤丰环保的并购并实现并表,整合效应初步显现。6月单月,粤丰环保贡献归母净利润约6000万元。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底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完成60亿元重大资产置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化解经营风险。根据公告,格力地产置入珠海免税51%股权,并置出非珠海区域5家房地产子公司100%股权。
重组完成后,格力地产将不再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公司战略定位变更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产业链运营、投资的企业集团。
看定力: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广东证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保持增长,63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2.94万亿元,净利润1721.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6.3%。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发挥出“压舱石”的作用。
从细分行业看,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半年答卷“新意”十足。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225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净利润49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5.5%。其中26家印制电路板领域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91.13亿元,同比增长71.9%。
机械设备领域,191家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92亿元,净利润706.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5.6%。在制造服务业领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74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25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8.95亿元,扭转下滑趋势。
广东制造业保持超强韧性得益于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2025年上半年广东上市公司资本性支出3163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3%)。“这主要是由于我省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产业投资增速同比提升,反映上述行业企业投资意愿回升。”广东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月21日,广东发布资本市场“二十八条”,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其中提出要重点发挥上市公司链主作用,鼓励引导产业链头部公司立足主业积极参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今年以来也有不少上市公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针对所在产业链的发展方向,挖掘有潜力、有实力的新兴企业进行投资布局。上市公司作为产业链上比较有实力的一环,加大产业投资具有先天优势,既可以提升投资收益,也可以壮大整个产业链。”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声誉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晓航说。
看竞争力:海外收入表现亮眼
上半年,广东共有47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披露海外收入,合计为8327.47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其中民营出海企业是绝对主力,企业数量425家,实现境外收入7661.45亿元,占比分别达89.1%、92%。
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外部市场政策变动大、壁垒增多,给国际贸易形势带来较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广东制造何以保持竞争力?数据显示,在广东出海企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汽车制造业海外收入分别达3454亿元、2198亿元和15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14.5%和42.6%。这三大行业的海外收入占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总收入的86%。广东正从“世界工厂”转型为“全球智造中心”,通过高水平开放和全球化布局,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东制造的突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护航。2025年上半年广东共有848家上市公司披露研发费用合计1589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2%),占营收的比重达3.7%,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领域研发投入加大(同比增速分别为46.7%和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