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圈子里最热闹的,就是中兴通讯在互动平台那句轻描淡写的“已推出单机支持64张GPU的超节点服务器”。这话听着平平无奇,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可不是简单堆个硬件的事儿。64张GPU塞进一台机器,还得支持Scale-Up和Scale-Out双重扩展,这背后是芯片、散热、供电、互联架构一整套底层能力的集中体现。说白了,这就是在往AI算力底座的核心位置上硬挤。
我一直盯着中兴,不是因为它喊了多少口号,而是它这几年的动作越来越有章法。从“连接”到“连接+算力”的战略升级,不是赶风口,更像是水到渠成。你看它手里的牌:9.4万件全球专利申请,5G标准必要专利稳居全球前五,AI领域近5500件专利,芯片领域也有3700多件授权。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堆出来的,是实打实的长期投入。现在搞这个超节点服务器,本质上是把过去在通信设备里积累的系统级能力,迁移到AI算力赛道上来。
更有意思的是,11月13号这一天,中兴的信息密度有点高。一边是发布超节点服务器,另一边又透露前三季度营收破千亿,达到1005.2亿元。存货比6月底还多了40.4亿,这说明什么?生产节奏在加快,订单可能不差。再加上红魔11 Pro搞出水冷风冷双散热,甚至参与发布了国内首个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光跃LightSphere X,这一连串动作,明显是在算力、终端、前沿技术几个方向同时发力。
资本市场也嗅到了味道。北向资金在抢筹,融资余额连续几天净买入,11月12日还进了主力尾盘抢筹榜单。虽然当天股价跌了快4个点,板块也在调整,但这种级别的资金动向,往往意味着有大资金在布局。深创投持股摩尔线程的事也被拿出来问,虽然中兴只参股了0.23%,但市场愿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本身就说明了对其生态位的认可。
现在整个ICT行业都在变。国内电信收入增长虽然只有1%,但算力基础设施在全面提速,AI已经从“新驱动力”变成“核心引擎”。国际上,5G SA、10G PON、绿色算力这些词频繁出现,背后都是对更高效率、更强算力的需求。中兴这时候拿出64卡超节点,时机踩得挺准。问题是,巨头们都在往这个池子里跳,百度也在推千卡、4000卡超节点,竞争只会更激烈。能不能从“能做”变成“做好”,还得看后续的落地能力和生态整合。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