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刚刚交出了一份充满矛盾的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05.2亿元,同比增长11.6%,但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却同比下降32.69%。更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表现:营收289.67亿元,同比增长5.11%,净利润仅2.64亿元,同比暴跌87.84%,扣非后甚至出现2.25亿元亏损。
市场用脚投票的反应很直接——今日收盘价49.39元,下跌3.76%,主力资金净流出超过10亿元。这份看似矛盾的财报背后,实际上揭示了中兴通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业务重构。
细读财报数据,一个关键变化浮出水面:中兴通讯首次将业务划分为网络、算力、家庭、个人四大领域。网络业务仍占据半壁江山,但真正亮眼的是算力业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0%,其中服务器及存储营收增长250%,数据中心产品增长120%。算力业务营收占比已达25%,与家庭和个人业务合计占据整体营收的半壁江山。
这种业务重构并非偶然。在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采中,中兴通讯中标份额超过50%,订单金额约8.85亿元,成为最大赢家。其AI服务器已进入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及金融、电力头部企业的核心业务场景。自研DPU芯片及大容量交换芯片的实现,支撑了国产化GPU卡的大规模高性能互联。
网络业务方面,5G基站和核心网发货量全球第二的地位依然稳固,但更值得关注的是AI驱动的创新。基于异构计算的AIR RAN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进基站智算能力升级,在分层用户体验保障、AI节能等领域实现广泛商用。这显示中兴通讯正试图将传统通信设备赋予AI能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家庭和个人业务同样在全面AI化。首款“双脑双屏·全域智联”AI中屏融合云端模型与端侧算力,支持方言与英语混合识别;AI Wi-Fi 7产品依托智能天线与无损漫游技术;AI机顶盒重塑大屏交互。这些产品在巴黎Network X盛会上斩获“最具创新智能家庭体验奖”,表明其AI转型获得国际认可。
然而,高研发投入是一把双刃剑。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78.1亿元,占营收比重约18%,这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短期利润。同时,运营商业务作为传统“基本盘”在国内市场持续承压,受运营商通信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影响明显。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谢峻石的表述颇具深意:“当前人工智能加速演进,CT、IT、OT与AI深度融合,推动各行各业发生深刻变革。中兴通讯有信心在AI时代复制CT时代的成功。”这番话暗示公司正将赌注压在AI转型上,试图通过高研发投入换取未来市场地位。
从数据来看,这种转型已初见成效。算力、家庭、个人等新兴业务合计占比达到50%,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传统运营商业务的下行压力。但转型代价同样明显——净利润大幅下滑,资本市场信心受挫。
中兴通讯的案例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行业趋势:传统通信设备商在5G建设高峰过后,正面临增长动力切换的关键节点。能否抓住AI带来的算力机遇,重构业务模式,将决定这些企业下一个十年的命运。眼下中兴通讯选择了一条高投入、高风险但也可能高回报的道路,其最终成效仍需时间检验。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