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被上调目标价,AI服务器营收暴增,利润毛利率双双承压
同经浩星
2025-10-14 06:56广东
关注
AI导读
听全文约10分钟
如果只看一句话:“海通国际上调中兴通讯目标价至67.37元,给予增持评级。”你会怎么想?不少人第一反应:“嗯,又来一波券商喊单?这公司要爆发?”但别急着下结论,市场上的风声可不是光靠一句话就能让你一夜暴富的——事情没那么简单。光是数字好看,背后藏着多少弯弯绕绕,谁心里没点数?你敢听券商一声吼就梭哈中兴吗?还是先看看这张业绩报告里藏了多少玄机。
一堆数据摆在面前:营收、利润、毛利率,又是同比,又是环比,数字跳得让人眼花缭乱,看似热闹其实内有乾坤。这个所谓“AI服务器进入放量阶段”,说得跟煮饺子似的,咕噜咕噜冒泡,真有那么火吗?市场对AI的憧憬当然不小,“机会窗口”一开,好多公司都恨不得戴顶AI帽子冲到风口。但咱看中兴通讯这次,账本上拿来的成绩单到底值不值得拍手叫好?
“营收开启加速增长”,这个说法其实挺诱人的,你想想,谁不喜欢公司业绩爆表?但财报细究一下,25H1营收715.53亿元,同比增长14.51%,归母净利润却是50.58亿元,同比下降11.77%。营收爬坡了,利润却打了折扣,有点像饭量长了肚皮没跟上。毛利率更惨,32.45%,同比跌了8.02个百分点。净利率也缩水到7.07%,掉了两点多。这些下行的杠杠,才是需要警醒的地方。表面热闹,实际“盈利能力受结构影响”,这话谁听了都该琢磨琢磨。卖得多,却赚得少?是不是低毛利的业务拉高了整体营收?还是俗话说:“薄利多销,账面上风风火火,口袋却没鼓起来。”这操作,熟不熟悉?
说到第二增长曲线,大家都眼巴巴等着公司有新的亮点。AI服务器营收占比55%,同比翻了个倍,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直接暴涨超200%。这数据怎么看都像是上了火箭,妥妥的爆款。但后面紧接着政企业务收入192.54亿元,同比增长109.93%,毛利率却只有8.27%,同比还低了13.5个百分点。你可以想象成“增收不增利”,业务块头长得快,可是养分不够充分,最后还瘦了点。这种结构性的麻烦不止中兴一家,整个行业都在掰着手指头算怎么算得过来。
运营商网络收入反而有点丢份,350.64亿元,同比下跌6%,但毛利率高达52.94%,比AI服务器爽快多了。你倒是看得出来,这块业务虽然江湖地位不如前,但至少赚钱给力。消费者业务172.35亿元,同比增长7.59%,毛利率17.78%,又是处于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整个公司业务板块,各有各的命。一个“高增长低回报”,一个“稳定但下滑”,打得像是多路诸侯互杠,都不肯服输。
说到AI全栈能力,这简直是现在科技公司打广告必备台词。“自研芯片、AI服务器、工具链、软硬协同优化”,这些词听着都带着科技范儿,又花里胡哨。但咱要盘点细节,“定海”DPU、“凌云”交换芯片、“珠峰”CPU,亮出三个产品名,仿佛在给粉丝做安利。这次中兴凭借“基于GPU卡间高速互联架构和自研‘凌云’芯片的智算超节点系统”拿下中国算力大会的重大突破奖,看起来有点底气。“国家算力领域重大突破”这话,听起来分量十足,但创新这东西,说白了,做出来是一回事,落地赚钱才是另一回事。芯片全流程设计业内够不够领先?数据没说死,但这牌面已经发出信号:“我要在AI领域混个脸熟。”
不过,海通国际这次上调目标价到67.37元,是以2025年PE40倍估的。当前市场给予的估值,多多少少夹杂点想象空间。券商说了,AI服务器增长快,营收预期暴涨,但利润被结构拖了后腿,于是小心翼翼地给出“优于大市”。东北证券要文强团队说预测准确度有79.59%,也给了2025年净利润的另一组数字(87.36亿元),PE算到28.42倍。两家估法各不相同,出入也算合理,关键问题还是——你信哪一个?市场机构20家,买入评级17个,增持3个,机构目标均价56.69元。数据像烟花,炸得漂亮,吸引眼球,也容易让人晕头转向。
说到底,AI行业就是一场“拥挤的马拉松”,前面有人领跑,后面跟着一堆人拿着水杯。谁能抢到最好赛道,谁能留到最后,都要看“创新”跟“落地”能不能并驾齐驱。中兴这波在AI服务器和智算芯片上给市场打了点鸡血,也算是跟着集体热潮涮了一把存在感。要说真相,AI结构性红利很诱人,但盈利能力短板还是不小。200%暴涨的收入不是100%毛利,风险提示里说得明明白白——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拓展不达预期,谁能保证一帆风顺?想吃牛排,得先盘盘菜单,别光看照片流口水。
其实这一轮AI概念的躁动,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行业里冒出“第二增长曲线”,大家都在喊,要有新故事新命脉。殊不知,真要做到一边增长一边“利润口袋”鼓起来,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服务器运算能力越强,单价越来越卷,用一天赚一天的钱,成本压力也跟着涨。不少企业发展到新阶段,毛利率一路下坠,利润成了雾里看花。此时此刻,分析师在PPT里画大饼,公司高管四处推销创新,投资者则在手机屏幕前死死盯着走势图,上涨一毛钱都能让心跳骤停。泡沫里有希望,现实里有K线。
至于那个可比公司PE,市场流行的算法还真是花样百出。有的人靠“梦想”算未来,有的人拿“现实”衡量风险。海通国际给了40倍,东北证券不到30倍,两家观点像两只猫在争罐头。那到底该往哪边站?没有标准答案。其实投资最怕的不是数据混乱,而是预期过度。市场说AI服务器要“放量”,放到什么时候算到头?业内人士嘴上说说,投资者心里却要掂量掂量:“这波AI风,能吹多久?”会不会下一秒就散?
此时此刻,你要说中兴通讯已经走上AI的高速路,还真有点夸。营收数据和行业地位加持是一回事,毛利率残酷地揭开了现实:增长不等于暴利。AI创新加码,想在新赛道里打出一张王牌,但命运的骰子怎么滚没人说得准。谁能在创新和盈利中找到平衡,谁才有机会“笑到最后”。每当看到机构评级云集,买入声一片,我总忍不住心里打个问号:“这些评级,是不是买到的?”
在科技公司里乱世出英雄,这倒也不假。AI服务器带来的高增速往往是行业短周期爆发,一旦行业红利消退,大浪淘沙,能剩谁?但眼下,资本市场嗨得很,AI服务器就是下一个“真香现场”。不过投资永远不像买彩票,理性才是第一条。机构评级是风向标,但不是金字招牌,现实世界没有包赚不赔的买卖。这行情就像玩王者——谁能最后吃鸡,可不只是看开局谁刚了几波,一场比赛打到后半段,谁没被团灭过?
在剩下的问题里,很多人都关心:“AI服务器这么火,中兴能不能一直挣钱?”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该被忽略。从营收跳跳乐,到利润滑滑梯,结构性风险不是一句“增长快”就能掩盖的。公司创新在AI赛道上的布局确实有板有眼,但盈利能力和赚钱效力,才是最终的口袋验收。如果AI业务真能像预期一样一直高歌猛进,那目标价也许不是梦。但别忘了:竞争加剧,风险铺天盖地,谁坐庄还真说不准。股市就像打牌,高手不讲牌面多好看,讲的是最后一手算账怎么算出结果。
说到这,投资的深度还是得靠自己琢磨,别让机构的“大饼”糊了自己的眼。券商报告可以激励你热情,但实际操作还是要“看细节、守底线”。任何风口起来快,退潮也没准。中兴通讯的这波AI盛宴,能吃多少,市场会不会买账?下一个季度见分晓。故事讲得好,投资者才能坐得稳,但公司能不能真赚到钱,最怕的还是数据说了假话,市场看得太“懂”。
股票市场——不缺激情,但最怕盲目。你觉得这次中兴通讯的AI服务器业绩,真能撑得起券商喊出的高估值吗?还是只是新一轮的泡沫过山车?填留言聊聊,你是坚定的AI风口投资人,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谨慎派?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