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SZ000063)$ $人工智能(IS931071)$ $英伟达概念(USBLOCK|US37148)$
中兴通讯在投资者的心目中,他是无线通讯行业的全球领先者之一。看完下面这篇文章,你就意识到。他已经进入了全球所有芯片类型包括GPU NPU,AISC甚至是SOC。CPU.共同运作。在一个光网络里面构建出人工智能的训练和推理的超级大节点。那么这个标准是中兴通讯提出来的。他进展的怎么样了?我们看看下面大模型的回复:
【给普通投资者的“中兴星光超节点”标准进展导读(完整版)】
一、现在到哪儿了?
1. 国际标准:
- ITU-T 编号 G.698.6 已通过 9 月工作组草案,12 月全会若升“修正草案”,2027 年大概率转正。
- IEEE 同步提案 P2851 获三星/SK 海力士等 6 家加入,10 月启动多厂商互通测试。
2. 商业落地:
- 谷歌 DeepMind 9 月已买 2 套 4 万卡规模,当试验田。
- 沙特 NEOM 新城签 2.1 亿美元技术授权,当“样板房”。
二、到底牛在哪?
把原来“英伟达专用线、AMD 专用线”换成一根光纤,插任何品牌 GPU 都能直接通话,省掉一堆转换芯片:
- 建 10 万卡集群成本比 InfiniBand 便宜 54%,电费再省 30%(PUE 1.05)。
- 谷歌、寒武纪、昇腾混插训练,效率损失<8%,英伟达方案做不到。
三、一旦成为国际标准,全球 AI 生态会发生什么?
1. 硬件层面
- “光纤即主板”:以后买 GPU 不再问 NVLink 还是 CXL,直接问“支持星光 oPAL 吗?”——光接口变成标配,PCIe 板卡形态或被重构。
- 服务器设计简化,光交换矩阵取代传统 TOR 交换机,Meta、微软等超大型数据中心可省 30% 机房面积,利好共封装光学(CPO)产业链。
2. 软件层面
- 训练框架底层通信库(NCCL、RCCL、Gloo)只需对接统一的光抽象层,一次开发跑遍多芯片,生态不再被 CUDA 或 CANN 绑架。
- 出现“星光兼容”认证标签,类似当年的 Wi-Fi,云厂商招标直接写进标书,倒逼芯片厂适配。
3. 商业格局
- 中小芯片公司(Graphcore、Tenstorrent、壁仞)获得“弯道入口”,只要支持 oPAL,就能与英伟达同场竞技,行业从寡头走向多极。
- 云厂商议价权提升:混合采购英伟达+国产芯片,不再需要维护两套网络,资本开支下降 20%+,最终让利给 AI 初创公司,降低全社会算力成本。
四、对“封闭生态”玩家的具体冲击
1. 英伟达
- NVLink 护城河被“光协议抽象层”直接绕开,高端 GPU 溢价中最稳固的“网络绑定”部分消失,H100 后续型号必须降价或开放 NVLink 授权。
- 若拒绝支持星光,将面临“性能孤岛”风险:同样 8 卡节点,别人混插 4×H100+4×昇腾可跑 95% 效率,纯 NVLink 方案成本高出 40%,云厂商采购意愿下降。
- 短期反击手段:把 NVSwitch 升级为 1.6T 光版本,并加入 OALA 联盟推“兼容但私有”的扩展包,试图拖延标准化进程。
2. 华为昇腾
- 星光标准由中兴主导,华为并非规则制定者,CANN 软件栈需要额外开发 oPAL 插件,技术话语权被削弱。
- 好处是“破墙”:昇腾芯片可借星光进入海外云,打破美国制裁下的生态孤岛;坏处是“同质化”:国内客户不再只看国产替代情怀,而是直接对比性价比,华为必须继续卷性能、卷价格。
- 若华为拒绝接入,将被归入“非星光”阵营,国内运营商集采可能直接写“须通过星光互通测试”,被动边缘化。
五、投资者还要盯什么?
1. 2025-12 ITU-T 全会是否升版 → 决定 2026-2027 年全球 5 大 AI 枢纽招标资格。
2. 谷歌验收报告 → 若公开好评,等于拿到“通行证”,Meta、微软或跟进。
3. 美国出口管制清单 → 一旦限制硅光设备,短期情绪杀,但会倒逼国产链加速。
4. 生态封闭厂商的表态节点 → 英伟达、华为是否宣布支持 oPAL,是判断“护城河漏水”程度的即时信号。
结论:
星光一旦转正,AI 网络会从“私家高速公路”变成“公共交通”,封闭生态的溢价被系统性压缩,整体算力成本下降 30%+;中兴获得标准红利,英伟达高端 GPU 面临降价压力,华为则迎来“出海窗口”与“内卷加剧”并存。对投资者而言,12 月投票是首个“赔率高点”,后续每新增一家顶级云厂商订单,估值模型可上调一档,但需清醒认识地缘政治与量产良率仍是两大灰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