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必须拓展海外空间,也要考虑周期性的平衡。”5月17日,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在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期间回答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关国际布局的提问。
2024年年报显示,中兴通讯国际市场营业收入392.93亿元,同比增长4.04%,占营业收入比例32.39%,相较2023年的30.39%有所提升;毛利率为26.91%,同比下降10.56 个百分点。
从海外各区域的营收贡献来看,欧美及大洋洲为174.8亿元,亚洲(不包括中国)为153.9亿元,非洲为64.2亿元。该公司在年报中称,跟随国内互联网等中资企业出海,布局亚洲和拉美多个关键市场。
据悉,中兴通讯于1996年开启了出海和全球化进程,至今已有将近30年时间。
关于出海布局,崔丽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为了企业发展,必须拓展海外市场空间。中兴通讯的布局已经从最初的亚非拉扩展至欧洲市场,这是一个市场增量的问题。
同时,该公司需要实现周期性的平衡和互补。崔丽表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例如非洲和拉美地区仍在进行4G的现代化改造,部分地区5G渗透率在逐步提升,5G是该公司关注的重点。
“我们发现,亚太地区出现了因经营压力下的运营商网络合并情况。此外,在不同地区,‘光进铜退’是非常明显的趋势,这种能源上的可持续性改造有效平衡了单一市场的投资周期波动。”
崔丽进一步表示,企业需要将“走出去”遇到的相应问题转化为创新的源泉,若缺少了海外拓展的问题则难以驱动创新。例如在4G时期,日本合作方对质量的严格要求,驱动了该公司产品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欧洲运营商对于可持续性和ESG方面的高要求也助推了产品综合能力的提升。此外,她提出中国企业可通过抱团出海、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有机互补。
谈及数字经济,崔丽表示“比特不可能脱离原子独立存在”,因为ICT技术是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当算力成本持续下降,最终智力成本可能趋近于能源成本。
中兴通讯在年报中称,在2025国际市场业务展望方面,传统业务深耕大国大T,持续提升份额和影响力,新业务把握新建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机遇,拓展新增长空间。
2025年一季报显示,中兴通讯营业收入329.68亿元,同比增长7.82%;净利润为24.53亿元,同比下降10.50%。
崔丽将财务表现归因于公司整体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前运营商、政企和消费者三大板块的营收占比约为7:2:1的关系,现在逐渐过渡到5:3:2。这与当前运营商5G网络投资的下降,算力、能源以及第二曲线和企业数字化需求的增长密切相关。
“这是公司整个营收结构转型,包括公司拓展第二曲线必然经历的过程。”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