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收官之际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累计股权融资超4000亿元,科技类上市公司占比全国领先,企业整体研发强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正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共进升级。
在这个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中集集团的转型轨迹颇具代表性。这家从集装箱业务起步的跨国产业集团,过去五年完成了从规模领先向质量引领的战略转身。最新确立的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核心战略,正在重塑这家老牌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图谱。
观察其业务布局,可见两条清晰脉络。在传统优势领域,中集筑牢了高端制造全球领先地位,培育出9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建成3家国家级智能工厂、2家5G全连接工厂,工业制造实现从3.0向4.0的跨越。而在新兴赛道,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公司已形成氢能、储能、LNG、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布局,旗下多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海上装备领域的突破。斩获15亿美元全国首台FLNG修改造总包订单,拿下全球首台套集装箱模块化风电机舱、超大型模块化数据中心等项目和产品,这些订单不仅填补市场空白,更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
资本运作方面,中集构建了集团上市+核心业务板块资本化的格局,资本与产业协同效应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公司连续五年现金分红累计超50亿元,分红率保持在30%以上,同时形成A股+H股协同回购格局,建立起全方位的投资者回报体系。
最新动向显示,中集旗下新会中集在高交会首发集装箱式消防无人机机库,以无人值守机场新范式破解应急消防痛点。这种模块化设计的产品,通过工厂预制化生产、一体化测试,可实现即到即用、快速部署,展现出强大的平台化拓展能力。
从资本市场表现看,中集集团近期受到资金关注,融资余额创近一年新高,港股连续13日回购累计1329.35万股。尽管最新股价8.60元,市净率0.95倍仍处破净状态,但公司在智能制造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布局正在获得市场重新评估。
十四五期间,深圳资本市场累计分红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中集集团作为深圳资本市场的代表性企业,其转型升级路径或许正是观察地方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共进的一个典型样本。随着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这种以质量引领替代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或将成为更多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