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
“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谷’,必须打通这个堵点。” ——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政策吹风会上直言。
“我们搞了十年研发,最后卡在小批量试制,不是技术不行,是平台太贵。” —— 某新材料企业创始人私下吐槽。
事件概述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以“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为主要任务,推进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强化其公共服务功能。中试平台是连接实验室研发与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环节,通过小批量试制、工艺验证等提升技术产业化成功率。当前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我国在原材料、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的中试能力存在短板,部分企业因成本高、周期长而难以独立建设中试平台。《通知》要求聚焦中试供给紧缺的行业,通过升级现有平台、激活闲置资源、填补空白领域,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中试服务网络。
政策信号释放,科技主线再获加持
工信部推动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建设对股市整体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推动指数上行。政策传递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信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2025年11月11日通知发布后,A股市场虽板块分化但整体未大幅下跌,政策信号形成叠加效应。市场分析认为政策利好有望推动科技板块等结构性机会,为未来行情奠定基础。
科技板块将直接受益于中试平台建设,缩短研发周期并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政策明确支持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中试平台布局,直接利好相关科技企业。中试平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堵点,企业可借助平台加速技术商业化。分析指出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将迎来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形成长期投资主线。
高端制造迎风口,轨交装备蓄势待发
高端装备制造和轨道交通板块因中试平台降低研发风险、提升竞争力而显著受益。大连重工等企业通过中试平台节约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攻克“卡脖子”技术。轨道交通中试平台明确聚焦高铁等装备验证,中国铁建既有项目有望升级为国家级平台。政策提供设计验证等综合服务,推动行业技术攻关和市场份额扩大。
个股分化显现,两类企业率先受益
政策对个股的差异化影响体现在直接支持企业和服务拓展型企业两方面。入选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录的企业将获得资金和资源倾斜,如生物制造领域的华熙生物。支持中试平台探索“中试服务+股权投资”等模式,为具备服务能力的企业创造新盈利点。政策明确梯度培育路径,企业可通过平台建设提升估值和市场预期。
中试平台政策通过产业创新联动效应,长期强化科技股在A股的结构性优势。历史显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提升对相关板块股价有显著拉动作用。政策与科创板定位形成协同,分析师认为科技股仍是经济转型核心动能。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关注度提升,中试网络建设增强外资配置意愿。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该政策推动下,中试平台相关产业链迎来发展机遇,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储能、油气设备等多个领域。
中集集团(000039.SZ)是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与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涵盖集装箱、能源化工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及新兴战略业务。公司自1996年起集装箱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品覆盖标准干货箱、冷藏箱和特种箱,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重点发展储能业务,已将其列为新兴战略领域之一,当前储能装备累计出货量超60GWh,广泛交付至亚洲、北美、欧洲等市场。瑞银发布研报看好其海工及储能前景,上调评级至“买入”,目标价10.50元。受此利好及储能业务扩张推动,公司A股于11月14日涨停(涨跌幅9.96%),主力资金净流入超6.4亿元,当日融资买入达1715.57万元,两融余额升至7.97亿元。
石化机械(000852.SZ)是国内油气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主营钻机、固井设备、压裂设备、钢管及压缩机等产品,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公司主持编写的《石油机械劳动定额》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涵盖19个工序、2000余项定额,系首次承担行业管理技术类标准编制工作,体现其行业话语权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精益+数智”转型,开发配套信息化管理平台。11月11日召开股东大会,增补刘强为副董事长,优化治理结构。同时与江苏油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上游一体化协同。融资数据显示,11月12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1.01亿元,连续两日增长率超50%,杠杆资金加速进场。
海螺水泥(600585.SH)是中国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以水泥及熟料生产为核心业务。申万宏源研报指出,2025年前三季度水泥行业利润同比改善明显,海螺水泥贡献了行业一半以上的利润规模,展现出强劲盈利韧性。尽管近期股价微跌至23.69元(涨跌幅-0.5%),但仍被多家机构推荐为板块重点配置标的。11月10日至14日期间每日均获数千万元融资买入,其中11月10日达5187.9万元,两融余额稳定在14.3亿元以上,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之上,显示机构持仓稳健。当前建材行业处于淡季调整阶段,玻璃与消费建材承压,但水泥板块因盈利修复趋势明确而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