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CPI创最大涨幅,PPI年内首现环比转正”
“消费回暖趋势明确,企业盈利修复可期。”
“通缩阴影未远,数据反弹能持续吗?”
经济信号出现积极转折
国家统计局于2025年11月14日公布10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0.2%(9月为下降0.3%),核心CPI同比上涨1.2%,创2024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且连续6个月回升;PPI同比下降2.1%,但环比上涨0.1%,为年内首次转正。这一变化表明消费与工业领域出现积极信号:**核心CPI的持续回升反映工业消费品和服务消费回暖**,PPI环比转正则预示企业盈利环境可能改善。政策层面,物价改善为财政与货币政策提供发力空间,而房地产去库存取得进展,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9月减少322万平方米,连续8个月下降。产业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2.7%(信息服务业)和19.7%(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3%,显示新动能持续培育。
核心CPI与PPI同步改善释放企稳信号
市场资深人士桂浩明认为,10月CPI同比与环比均回升0.2%,虽然涨幅有限,但显示了运行方向的改变。特别是扣除食品与能源价格变化因素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为2024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连续第6个月回升**,这表明工业消费品以及服务消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暖趋势。工业消费品是国内居民最大的日用消费品,而服务消费又是涉及劳动者最多的领域,这两方面的好转提示居民消费意愿开始企稳回升,消费服务领域活力增强,有助于解决就业难题。
桂浩明同时指出,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1%(较9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为今年以来首次上涨**,或意味着本轮PPI下跌已进入尾声。PPI止跌回升将改善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生产积极性,并有助于矫正资产负债表收缩局面。历史经验表明,PPI转正后,CPI上行动力将增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有望回升至扩张区间。
他认为,当投资者看到物价指数积极变化时,可想象企业经营正在逐步好转,走出通缩阴影后公司盈利有望回升,这将对股市形成正面推动,**大盘从“资金牛”向“资金与业绩叠加牛”的过渡可能不再遥远**。整体来看,CPI由降转涨、PPI降幅收窄释放经济企稳信号,提振市场情绪,推动成交量放大;消费板块(食品饮料、服务业、医疗健康)因价格上涨带来利润预期改善,贵金属和工业制造板块(煤炭、有色金属、高科技制造)也因产品售价提升吸引资金流入。
相关题材及人气个股
此次物价数据回暖与企业盈利修复预期相关,利好多个制造业及消费领域标的。
中集集团(000039.SZ)是全球领先的制造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覆盖集装箱、海洋工程与储能装备。其集装箱制造业务自1996年起产销量全球领先,储能装备累计出货量超60GWh,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瑞银研报预计中集海工业务将于2026-2027年贡献超19亿元增量毛利,因此上调至“买入”评级,目标价10.50元。近期股价表现强劲,A股涨停,H股盘中涨幅突破10%,主力资金净流入6.47亿元。
石化机械(000852.SZ)是国内油气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主导编写《石油机械劳动定额》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发布,推进“精益+数智”转型。近日完成治理结构优化,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能,并与江苏油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上游装备研发协同。
海螺水泥(600585.SH)是中国最大水泥生产企业之一,凭借成本与规模优势,在行业盈利弹性释放背景下仍贡献行业一半以上利润。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改善,融资余额稳定在14.5亿元以上,占流通市值比例超历史50%分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