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天楹的全国新能源布局中,辽源与安达两大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是公司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据介绍,从项目进展看,两大项目正加速落地:辽源项目一期涵盖514.8兆瓦上网风电、214.5兆瓦离网风电、生物质绿碳制备及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安装阶段;安达项目一期包含400兆瓦上网风电、400兆瓦离网风电及年产1.95万吨绿氢、10万吨绿醇的化工项目,已完成全部核准备案,化工部分启动土建施工,风电部分即将开工。
提及辽源项目的多能源互相协同时,公司介绍,该项目通过风光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系统、氢能制备及化工合成的有机整合,建立起多能源互补机制,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在技术路线上,项目采用成熟的碱性电解水ALK四拖一制氢工艺,融合柔性合成氨设计理念,耦合多元生物质制碳的绿醇工艺,同时匹配“荷随源动”创新方案与“源随荷动”核心技术,兼顾工艺成熟度与技术创新性,确保新能源直供模式下系统稳定运行,从源头保障氢基产品的绿色属性。
在绿能产品方面,中国天楹介绍,公司已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全球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将为其供应电制甲醇、电制氨、电制甲烷等绿色燃料,助力远洋运输船舶燃料转型。产能规划上,公司在辽源、安达、松原、通辽等区域布局的生产基地,计划2026年实现年产20万吨欧盟标准电制甲醇的供应能力,2030年前后将这一规模提升至100万吨,并同步投产多条氢基能源化工衍生品产线,全面覆盖航运业绿色燃料需求。
在国际绿色能源的布局方面,中国天楹全资子公司东辽天禾、东丰天禾成功获取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颁发的ISCC EU认证——该认证是欧盟能源市场的强制性准入标准,标志着公司的生物质原料及供应链体系已符合全球最高级别可持续发展要求,为其绿色能源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扫清了障碍。同时,公司联合全球航运产业链上下游领先企业构建国际化供应体系,着力弥补绿色替代燃料“最后一公里”的应用短板,为全球航运业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提供系统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