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1 14:43:59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广东
深圳能源三季报解读:价值洼地显现,绿色巨头千亿征程启航一、三季度业绩稳中有进,绿色转型成效卓著深圳能源在2025年前三季度交出了一份收入稳健增长、现金流强劲的业绩答卷。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4.40亿元,同比增长6.66%,这体现了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市场地位的稳固 尽管归母净利润为19.64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这主要源于公司对绿色未来战略的前瞻性投入。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95.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58% 。这个数字远超净利润,充分表明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极其强劲,财务根基十分雄厚,为未来的大规模投资和技术升级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公司的绿色转型成效在三季报中尤为亮眼。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所属电厂累计实现上网电量489.79亿千瓦时,同比大幅提升13.71% 。其中,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44.70%,展现出新能源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势头 。同时,环保板块累计处理垃圾量达到1114万吨,同比增长7.06%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548.48万千瓦,持续夯实其作为能源行业巨头的市场地位 。二、严重低估的价值洼地:基本面与市值显著背离深圳能源是目前二级市场上罕见的、基本面与市值出现显著背离的价值洼地。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公司的市净率(LF)仅为0.70倍左右 。这意味着公司的股票交易价格远低于其每股净资产,对于一家总资产超过1700亿元 、净资产超500亿元 的实体产业巨头而言,这种折价交易状态极不合理,安全边际非常之高。这种低估还体现在其强大的股东背景上。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7.02%,股权结构非常稳定 。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高达43.91%,第二大股东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02% 。这种“央企+地方龙头”的强大股东背景,为公司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信用背书。然而,与这些硬核实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当前总市值仅300多亿元,相较于其资产价值和行业地位,存在巨大的重估空间。三、清晰的成长催化剂:多维驱动价值重估深圳能源的价值重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拥有一系列清晰且强劲的催化剂。政策东风强劲:深圳市提出的到2027年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的目标,为深圳能源这样的本地龙头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深圳国资体系在新能源和
发表于 2025-10-31 13:43:42 发布于 广东

$深圳能源(SZ000027)$  

深圳能源:三季报印证高增长 央地合作开启千亿市值新篇章



总资产近1700亿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6%,这家被严重低估的深圳国企正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机遇。


在深圳市国资体系里,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总资产达1697亿元,归母净资产5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1.4亿元,净利润22.4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324.40亿元,同比增长6.66%。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高达95.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58%,凸显出主营业务强大的造血能力。


01 三季报业绩稳健,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深圳能源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呈现出稳健增长态势。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公司依然保持了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现金流的强劲表现。


上网电量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所属电厂累计实现上网电量489.79亿千瓦时,同比大幅提升13.71%。其中,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44.70%,展现出新能源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势头。


环保板块同样表现亮眼,累计处理垃圾量达到1114万吨,同比增长7.06%。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已达2548.48万千瓦,持续夯实其作为能源行业巨头的市场地位。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坚定投入。截至2025年6月底,集团控股装机容量达2531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76%,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近36%,电源结构低碳绿色,是粤港澳大湾区清洁电力的主要供应商。


02 资产质量雄厚,价值低估明显


尽管基本面优异,深圳能源在当前二级市场上的估值水平却与其行业地位和资产质量严重不符。截至2025年10月末,公司市净率仅为0.7倍左右,股价大幅低于每股净资产。


从资产规模看,深圳能源在深圳市属国有企业中排名第四,总资产达1534亿元,仅次于深投控、深铁集团和深业集团。这一资产规模远超排名第八的深创投(519亿元),凸显公司在深圳国资体系内的重要地位。


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也构成隐形的价值储备。公司是深创投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5.03%,还参股深圳碳排放交易所12.5%股权,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公司的火电机组均实现全时域超洁净排放,环保业务覆盖生活垃圾、有机固废、污泥废水、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回收及环卫等全链条,着力构建“大环保、广覆盖、一体化”资源循环产业生态。这些优质资产的价值尚未在当前估值中得到充分体现。


03 战略合作升级,央地协同赋能


2025年10月,深圳能源迎来重大战略机遇。10月27日,深圳能源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国新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助力深圳能源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10月29日,中国国新联合北京市西城区在北京举行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发布仪式。该基金首期募集规模达510亿元,出资方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13家央企以及北京市西城区。


央企战新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能源、未来信息、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作为该基金的专项投资平台,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已于10月27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10亿元,中国国新持股29.411%,为第一大股东。


这一系列合作标志着“国家队”资本与地方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不仅为深圳能源带来资金支持,更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为其长期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04 深创投生态协同,构建创新闭环


2025年10月28日,深创投集团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股权投资、证券业务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这一合作对深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是深创投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5.03%。通过深创投,深圳能源得以布局硬科技、AI、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深创投在新能源/节能环保行业累计投资61家企业,投资金额25.52亿元,涵盖了宁德时代、星恒电源等头部项目。


深创投作为中国领先的创投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约5100亿元,累计投资企业超1700家,投资网络遍布全国。这种“产业+创投”的生态圈模式,使深圳能源能够持续接触并融合最新科技,保持在能源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数智服务领域,深圳能源已与华为共同成立行业首个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大模型,气象预测准确率提升15%。公司还成功投运目前全球最大独立飞轮调频电站,智能电厂“IMS、智能两票、数智中台”等系统陆续上线,坚持向创新要发展,向科技要动能。


05 政策东风强劲,千亿市值路径清晰


深圳市国资委于2025年10月22日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


这一政策为深圳能源这样的新能源和环保领域龙头企业注入强劲动力。公司作为深圳市国资体系的重要成员和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具备成为千亿级市值企业的潜质。


从业务发展看,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多个重大新能源项目,包括汕尾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和深能涿鹿县风电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公司已储备超过5GW的海上风电资源,未来三年有望年均新增并网1GW。


国际化布局也是公司重要增长点。集团始终将海外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支点,未来将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聚焦非洲、东南亚、中东、大洋洲及南美等重点区域,拓展清洁能源、环保、燃气等领域,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化合作。


综合考虑公司新能源业务的高速成长、环保业务的价值重估以及金融资产的潜在价值,深圳能源的千亿市值路径清晰可见。随着政策、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位清洁能源巨头有望在深圳20万亿市值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千亿篇章。


深圳能源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通过深化与中国国新的战略合作,依托深创投的创投生态,加速绿色能源业务布局,这家深圳国资能源巨头正朝着千亿市值目标稳步迈进。在国企改革和新能源转型的双轮驱动下,深圳能源有望成为中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企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