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SZ000027)$
$华能国际(SH600011)$
$长城证券(SZ002939)$
$XD国泰海(SH601211)$
深圳能源:国资改革与新能源转型双轮驱动,市值增长空间广阔
在国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27)作为深圳市国资体系的重要成员,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公司基本面、国资改革、新能源转型及投资价值等多维度进行分析。
一、公司资产优势:被低估的“隐形巨头”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全国电力行业首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1614亿元,归母净资产484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2.3亿元。
公司目前股价接近每股净资产约7元,市净率(PB)约1倍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这一估值水平并未充分反映公司持有的多项优质金融资产。
二、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布局
深圳能源拥有一系列优质的金融股权资产,这些资产构成了公司隐形的价值储备:
券商股权资产:公司持有长城证券3.94亿股(占其总股本比例较高),同时持有国泰君安A股1.54亿股以及通过子公司持有国泰君安H股1亿股。这些股权初始成本极低,如出售部分国泰君安A股时均价19.5元,而初始成本仅1.02元/股。创投与产业投资:公司是深创投的重要股东,持股比例5.03%,深创投投资了荣耀、宇树等众多明星项目。同时,公司还持有市值超2亿元的美的集团股份,初始成本仅183万元,投资回报丰厚。碳交易平台布局:公司参股深圳碳排放交易所12.5%股权,这一布局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三、与中国国新战略合作的深远意义
2025年10月27日,深圳能源与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
合作的核心内容与价值:
体制机制创新:中国国新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助力深圳能源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中国国新此前已作为领投方,向深圳能源控股的深能环保公司投资50亿元,获得31.18%的股份。资本运作支持:中国国新将利用其专业资本运作能力,支持深圳能源开展绿色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工作。中国国新可联合深圳能源,将深能环保的垃圾发电项目通过公募REITs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绿色金融协同:中国国新在绿色金融领域有丰富经验,与深圳能源的绿色能源业务形成天然协同效应。双方合作有助于深圳能源更好地利用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深圳能源此前已有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经验,如2019年发行的国内首只“债券通”绿色企业债券。四、政策红利与市值增长潜力
深圳市多部门联合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这一政策为深圳能源这类新能源和环保领域的龙头企业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未来增长的三大驱动因素:
新能源业务高速成长
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75%,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36%。近期,公司已有多个重大项目落地,包括汕尾红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已启动建设,深能涿鹿县风电项目同步推进。
环保业务价值重估
公司在15个省市布局固废处理厂58座,垃圾日处理能力达8万吨,处理规模全国第四。深能环保公司引进中国国新等战略投资者后,估值超110亿元,为后续资本运作奠定基础。
国资整合预期
公司可能通过与其第二大股东华能集团进行股权置换,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这不仅可以减少同业竞争,还能提高深圳市国资委的控股比例,为公司后续资本运作提供更大灵活性。
五、投资亮点与风险提示
核心投资亮点:
资产价值扎实:当前股价接近每股净资产,提供较高安全边际。绿色转型领先: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符合“双碳”政策方向。金融资产丰厚:持有的券商、创投等股权资产价值可能未完全反映在市值中。政策支持明确:受益于深圳市20万亿市值政策和国企改革红利。风险提示:
投资需关注以下风险:国企改革进度可能不及预期;能源行业政策可能出现变化;新能源项目投入周期长、回报速度可能较慢。
结语
深圳能源作为深圳市国资体系的重要成员和能源行业龙头企业,兼具国资改革与新能源转型双重属性。公司近期与中国国新的战略合作,为后续绿色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打开了空间。在深圳市推动国企改革和新能源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公司有望实现价值重估和业绩增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随着政策、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位新能源环保领域的“链主”正蓄势待发,有望在深圳20万亿市值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千亿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