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股股东更替的关键时刻,康佳集团突然卷入一场“虚增业绩”风波。
近日,控股子公司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以下简称“江西康佳”)原董事长、股东朱新明公开举报,指控公司高管涉嫌通过“过桥资金”虚增2018年利润4000余万元,并表示曾借出9552万元协助交易操作。举报涉及康佳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周彬、前联席副总裁刘喜田,引发高度关注。
对此,4月21日,康佳集团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举报内容严重不实,朱新明当前已因未完成业绩对赌承诺被公司提起仲裁,仲裁请求金额达9.38亿元,另涉多起诉讼及职务侵占等司法程序。康佳强调,相关交易流程合规,资金往来清晰透明,举报实质是为逃避法律责任而蓄意炒作。
风波发生之际,康佳集团也在近期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1.15亿元,持续聚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主业,剥离非核心资产、收缩低效板块的结构性调整已初见成效;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净流入1.74亿元,核心制造业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争议与转型交织的背景下,康佳方面表示后续将向公安机关进行刑事控告,维护公司和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伴随产业聚焦和主业提效推进,公司也将进一步提升治理稳定性,回应投资者对规范运营与长期价值的期待。
举报起于业绩对赌纠纷
康佳集团卷入举报风波,起因可追溯至2018年收购金凤凰,并更名为江西康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康佳”)的交易纠纷。
彼时,康佳为布局新材料产业,通过增资与股权转让方式获得江西康佳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并与原实控人朱新明等签署为期五年的业绩对赌协议。
根据协议,朱新明及其配偶冷素敏、共青城金砖融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金砖融投资”)、共青城新瑞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新瑞投资”)共同作出业绩承诺,江西康佳2018年至2022年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0.6亿元、1.2亿元、2.5亿元、3.2亿元和3.5亿元,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1亿元。
然而,首年江西康佳实现净利润6009万元,踩线达标;但自2019年起业绩持续大幅下滑,连续四年亏损,最终远未完成承诺。
因未完成对赌义务,康佳集团于2023年6月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朱新明等支付补偿金9.38亿元。同时,根据协议,其还需就估值调整和股份回购等事项支付补偿金额共计逾23亿元。双方纠纷自此进入实质化的法律程序。
在仲裁诉讼进行的同时,朱新明于2024年初起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多段实名举报视频,指控康佳集团高管周彬、刘喜田涉嫌“通过资金倒手虚增2018年利润4000万元”,并声称自己曾出借9552万元协助康佳进行所谓“过桥”操作。
朱新明举报所涉核心交易为2018年康佳出售子公司开开视界(KKTV)5%股权,转让对象为广东南方爱视娱乐科技有限公司。朱新明称,该笔股权交易背后存在康佳方面安排的“资金循环”,自己提供了过桥借款,但资金未获归还。其展示的资金流水与康佳集团、渤海国际信托、东方隆祥等机构相关联。

朱新明在社交平台的举报截图
康佳回应:举报内容严重失实
康佳集团就朱新明举报事件回应称,举报所涉交易流程合法、披露充分,不存在所谓“虚增利润”行为。公司表示,2018年出售子公司开开视界5%股权的交易系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依法挂牌完成,转让价格为5000万元,对应估值10亿元,交易真实、具有重要商业意义,不涉及任何利润操控或代持安排。
针对举报人提出的“资金倒手”“康佳指使过桥”等说法,康佳集团明确表示不属实。2017年至2018年,公司通过渤海信托累计投资15.25亿元,期间共实现投资收益约1.02亿元。由于公司调整投资策略,相关理财资金已基本于2018年底前全部收回,其中2018年12月集中收回本金6.93亿元及收益2734万元。
针对举报中提及的“9000万元资金转出”路径,康佳回应称,公司并不存在单笔9000万元的支出记录。举报人所描述的路径系将2018年3月和5月分别投入的两笔理财资金进行拼凑,两笔资金合计为8000万元,且时间跨度接近两个月,与其指称的“9000万元过桥资金”并不吻合,该说法缺乏事实依据。
康佳指出,举报人朱新明本人并未参与康佳集团资金安排,更无从了解公司资金投向,该等资金流动并非其“借出”。康佳进一步强调,公司所涉投资已按期收回,并在财报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存在应披未披事项。
对于举报中称康佳通过出售股权虚增利润4000万元,康佳集团回应称,2018年公司并未就单笔交易确认过该数额利润。公司全年净利润为4.11亿元,包含多项正常经营和投资收益,且会计处理依据相关准则经审计确认,举报人所指并无事实依据。
康佳集团还表示,朱新明本人在2019年前长期担任江西康佳董事长兼总经理,其间主导公司业务方向调整。其主导推动光伏玻璃项目技改,并在2021年底投产,但因市场行情下行及能源成本高企,项目于半年后即停产,造成巨大亏损。朱新明将江西康佳多年亏损责任推向集团总部,明显与事实不符。
公司进一步指出,朱新明在卸任总经理后仍担任董事长,对江西康佳日常经营具有持续实质性影响。新任管理团队在关键事项上依然向其汇报,其“被架空”一说与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运作事实不符。
2023年8月,康佳集团完成对江西康佳的全面审计。公司发现朱新明及其关联方在设备采购等环节存在职务侵占嫌疑,涉及金额超过2亿元,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控告,案件目前处于司法程序中。公司称,“朱新明举报本质上是为转移其法律风险而蓄意制造的舆论攻势”。
此外,康佳强调,该举报事件并非公司治理层面的分歧,而是原管理方严重违约与涉嫌违法行为的外部延伸。康佳表示,在与投资者沟通方面,将主动披露,强化信息透明度,通过发布公告声明逐条驳斥不实指控。
深度转型仍在推进
从最新发布的业绩情况来看,2024年,康佳集团在聚焦消费电子与半导体“双轮驱动”主业基础上,继续推动业务重构、资产盘活与效率改革。
财报数据显示,全年营业收入为111.15亿元,同比下降37.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96亿元,同比下降52.31%,亏损幅度较上年进一步扩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06亿元,亦处于深度亏损区间。
尽管整体业绩承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有所改善。2024年康佳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74亿元,为连续第二年回正,反映出核心经营板块在收缩非主业、控制成本后具备了一定的造血能力。
从业务构成来看,消费电子仍为康佳收入主力,占整体营收的91.2%。其中,彩电业务全年实现收入50.28亿元,同比增长6.78%;白电业务实现收入41.27亿元,同比下降3.06%。彩电毛利率为0.49%,白电为7.03%,整体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为4.33%,略高于上年同期。
康佳表示,彩电板块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新推出A8 Mini LED旗舰机型,并推动黑白电融合营销,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取得新进展。此外,白电方面则完成了新飞冰箱、康佳洗衣机等制造基地投产,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
在半导体板块,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5%,营收占比降至1.53%。康佳称该板块目前仍处于投入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盈利,但将继续推进Mini LED显示技术和芯片驱动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化探索。
资产减值成为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年报显示,2024年康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3.45亿元,涉及应收账款、存货及长期股权投资等多个科目。同时,受估值调整及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公司确认投资性损失3.63亿元,对全年利润形成明显拖累。
在费用端,康佳全年期间费用总额为24亿元,同比减少4.06亿元,降幅达14.44%。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9.93%,管理费用减少19.21%,研发费用保持稳定,全年支出4.1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3.75%。
从市场结构来看,境外仍是康佳重要收入来源。2024年公司境外营收占比达71.11%,而境内收入同比下降超过50%,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持续存在。为优化销售模式,公司进一步压缩分销体系,推动直销占比提升至45.52%。
康佳在年报中表示,2025年将继续围绕“消费电子+半导体”的主航道聚焦资源,深化组织改革,完善法务管控与投产节奏管理,强化稳健经营。尽管转型尚未脱离阵痛期,公司仍希望通过聚焦主业、控制风险与持续优化,逐步恢复盈利能力与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