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的并购重组“第一枪”算是正式打响了,沙河股份这单事儿,有点东西。就在《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一周后,这家实控人为深圳市国资委的老牌地产公司,突然宣布要拿现金收购晶华电子70%的股权。这动作来得快,信号意义太强了——不是试水,是直接下场。
你细品这事。沙河股份主业是房地产,最近业绩可不咋地,前三季度营收暴跌93.58%,净亏三千多万,典型的行业困境。而标的晶华电子呢?搞的是物联网智能显示控制器、液晶显示器件这些硬科技,产品用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智能车载甚至大疆、施耐德这些大厂的供应链里。2023年营收5.21亿,净利润近六千万,增长势头看着还行。更关键的是,它曾是港股深圳控股分拆出来冲创业板的种子选手,2023年IPO获受理,2024年3月又主动撤材料。现在被国资体系内“接回来”,走并购这条路,明显是换了个方式上市。
而且这笔交易结构也耐人寻味。纯现金收购,不发股,说明不想稀释股权,也可能是标的估值还没完全敲定。目前连正式协议都没签,还在筹划阶段。但市场反应挺极端,消息一出,股价直接跌停。你说怪不怪?前两天因为并购政策利好,深圳国资概念股集体狂欢,沙河股份也跟着涨了一波,结果利好了自己,反倒跌成这样。我琢磨着,可能市场早有预期,炒过头了,现在落地反而“见光死”。也可能有人嘀咕:一个快没钱的地产公司,哪来的现金去收科技资产?
但这恰恰说明,背后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沙河股份和晶华电子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深圳市国资委,一个归深业沙河集团管,一个归深业鹏基、深圳控股管,往上捋都是一家。这本质是一次国有资产的内部腾挪,把优质科技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平台里。目的很清晰——响应“20+8”新兴产业战略,让壳资源活起来,顺便给传统国企找个新增长点。
你看那个行动方案定的目标多具体:到2027年底,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额破千亿,上市公司总市值冲20万亿。这不是喊口号,是真要动手。沙河股份这一单,就是发令枪。后面估计还有动作,尤其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这些赛道。国资不再只建和地产了,开始玩科技整合了。这盘棋,才刚刚开局。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