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11:13:3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安徽
这篇文章的专业性很强,是深圳业A或新凯来内部关键时刻出来放信的,信则早信,下周一看到这文后的散户或机构会蜂拥而至,深圳业会不停涨涨不停至到停牌,复牌后再上台阶!
发表于 2025-10-18 09:34:19 发布于 江西

$深振业A(SZ000006)$  国资操盘下的科技蝶变:新凯来借壳深振业A的确定性机遇

 

当半导体国产替代进入攻坚期,深圳国资正以资本之手推动一场跨产业的价值重塑。新凯来——这家带着华为基因的半导体设备龙头,与深陷转型泥沼的深振业A之间的借壳传闻,已从市场猜测走向政策与资本逻辑支撑的高概率事件。这场同属国资体系内的"腾笼换鸟",不仅是房企转型的破局之路,更是硬科技资产加速资本化的关键落子,利好逻辑层层夯实。

 

政策强催化:国资改革与产业攻坚的双重使命

 

此次潜在重组的核心驱动力,源于政策层面的明确导向与战略需求。在国企改革维度,深圳国资委早已立下2025年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60%的军令状,并将深振业A列为四季度战略资产注入的首批试点标的。对于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净亏损达17.51亿元的深振业A而言,剥离低效地产资产、注入战略新兴产业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而新凯来的注入恰好契合这一改革路径。

 

从产业战略看,半导体设备作为"卡脖子"领域,正迎来政策资源的密集倾斜。深圳提出2025年半导体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的目标,但本土设备企业上市率不足15%,融资瓶颈制约产能扩张。新凯来作为脱胎于华为2012实验室的行业新锐,虽已实现31款核心设备量产并供应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但非上市身份使其难以快速扩大产能。通过借壳深振业A实现曲线上市,成为深圳国资快速做大半导体产业的最优解,这种"政策铺路+需求匹配"的组合,让重组具备了强烈的必然性。

 

资产高适配:"净壳"平台与硬科技龙头的精准对接

 

深振业A与新凯来的资产特质形成了堪称"黄金组合"的高度适配,为借壳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深振业A已提前完成"腾壳"准备:2024年通过大额存货减值计提22.45亿元,将资产负债率从71%降至63%,存货规模压缩近半,账面留存超50亿元现金可覆盖重组相关成本;同时36.99%的国资持股比例与集中的股权结构,确保重组方案能高效通过决策流程。更具协同价值的是,其旗下振业科技园可直接为新凯来提供设备测试场地,形成天然的产业联动。

 

新凯来则具备"高壁垒+高成长"的核心资产价值。公司当前投前估值达650亿元,掌握扩散炉、薄膜沉积设备等关键技术,打破了ASML、应用材料等国际巨头的垄断,2024年营收已达18亿元,2025年净利润预计将增至12亿元[__LINK_ICON]。更为关键的是,双方同属深圳国资委体系,新凯来董事黄秀章同时兼任深振业A监事的交叉任职安排,为资产整合奠定了治理基础,更规避了跨体系重组的复杂审批流程。

 

估值强重构:从地产周期到科技成长的价值跃迁

 

若重组落地,深振业A将迎来估值体系的彻底重塑,成长空间极为可观。当前房地产开发板块平均PE仅8.2倍,而半导体设备板块平均PE高达65.3倍,这种估值差构成了重构的核心动力。以新凯来2025年预计12亿元净利润测算,按半导体设备板块平均估值计算,其估值可达780亿元,较深振业A当前126亿元的市值,存在超过5倍的提升空间[__LINK_ICON]。

 

更值得期待的是,新凯来的"华为基因+国资背书"属性将带来额外溢价。作为国内少数实现半导体设备量产的企业,在国产替代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可享有30%以上的技术稀缺性溢价;同时作为深圳"20+8"产业集群核心企业,能享受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净利率较民营同行高出5-8个百分点。叠加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企业供应链,订单能见度超3年的业绩确定性,重组后的公司将彻底摆脱地产周期波动,迈入高成长科技企业行列。

 

从政策驱动的必然性,到资产适配的可行性,再到估值重构的确定性,新凯来借壳深振业A的逻辑链条已愈发清晰。随着深圳国资改革进入收官阶段,这场承载着国企转型与产业攻坚双重使命的重组,正从潜在预期向实质性落地不断迈进。若交易最终达成,深振业A将完成从亏损房企到半导体设备龙头的华丽转身,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实现价值的跨越式成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