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再一重锤!万科股价跌回20年前,668亿市值蒸发的地产时代悲歌

2025年11月27日的A股市场,地产龙头万科A(000002)又迎“重锤”:股价以5.60元开盘,单日暴跌4.92%,总市值收于668.1亿元——这一数字,直接跌回了20年前的2005年水平。
当东方财富的月K线图上,那条曾经冲上42元高位的曲线,如今被死死钉在5元区间,这场跨越20年的“价值回滚”,恰似中国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坠入寒冬的缩影。
20年一轮回:从150亿到668亿,市值跑输通胀的残酷现实
2005年,段永平以约3元/股的价格抄底万科时,这家房企的市值仅150亿元,彼时的股价最低触及3.12元。20年后的今天,万科股价看似从3元涨到5.6元,但若考虑通胀与股本扩张,实际价值早已“腰斩”:2005年的150亿市值,按年均5%的通胀计算,如今对应的实际价值至少应超过400亿元,而万科当前668亿的市值,实则是“纸面增长、实际缩水”。
更刺眼的是估值的崩塌:2005年万科PE(市盈率)为11.75倍,如今已陷入亏损,TTM市盈率显示为-1.12;市净率仅0.38倍——意味着市场认为这家千亿资产的房企,实际价值连账面净资产的四成都不到。
业绩“失血”:单季亏160亿,深铁输血难挽颓势
股价暴跌的背后,是万科业绩的“深不见底”。
2025年三季报显示,万科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亏损280.16亿元——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连续巨额亏损。营收同比下滑26.61%,合同销售额暴跌44.6%,存货跌价准备已累计计提227.32亿元,相当于当前市值的三分之一。
即便大股东深圳地铁年内已输血超269亿元,仍难填资金窟窿:万科短期债务超1500亿元,而货币资金仅656.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5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卖项目、甩资产”成了常态——前三季度通过大宗交易和存量盘活仅回款139.7亿元,连利息支出都难以覆盖。
行业凛冬:从“黄金赛道”到“风险泥潭”的20年剧变
2005年的万科,是段永平眼中“被低估的龙头”——那时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引擎,万科年营收破百亿、净利润13.5亿元,是政策调控下的“价值洼地”。20年后,行业逻辑彻底反转:
• 需求冰封:住房从“刚需”变“过剩”,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超20%,核心城市去化周期超18个月;
• 政策转向:从“刺激”到“稳风险”,尽管2025年提出“稳楼市”,但城中村改造、存量盘活等政策,已难救销售端的崩塌;
• 模式失效:高杠杆、高周转的“地产玩法”彻底过时,万科转型“万物云”等新业务贡献不足,传统开发业务毛利率跌至历史低位。
结语:668亿市值的万科,是时代的注脚
当万科的股价与20年前“重逢”,跌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估值,更是一个行业的信仰。从“招保万金”的光环,到如今“市值不足700亿”的尴尬,万科的坠落,是房地产从“支柱产业”回归“普通行业”的必然结果。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20年的轮回,或许印证了段永平当年的提醒:“用3000亿买年利润100亿的生意,不是好主意”——只是如今,万科连“年利润100亿”的能力,都已成为过去式。
$万 科A(SZ000002)$ $招商蛇口(SZ001979)$
$保利发展(SH600048)$ #社区牛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