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铁集团再次向万科“输血”16.66亿元,利率低至2.34%,这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一次关键时点的信号释放。 11月11日,万科A公告披露,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将提供不超过16.66亿元借款,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期限不超过3年。这笔看似常规的操作,实则背后暗流涌动——在年内到期债务高达362.4亿元的背景下,深铁持续以低于市场水平的成本为万科兜底,已累计提供借款近300亿元(含本次),其支持力度之强、节奏之密,远超一般企业间往来。
低息借款背后的深层逻辑
此次借款利率定为LPR减66个基点,即2.34%,显著低于当前金融机构对房企的普遍融资成本。我观察到,这种定价并非偶然,而是体现了国资股东对核心企业的定向支持机制。公告明确指出,该利率“遵循市场化原则”,且已获深交所豁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说明监管层也认可其合理性与紧迫性。更重要的是,这笔资金用途清晰:专项用于偿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直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避免出现信用风险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6月以来,深铁已连续多次向万科提供新增借款、展期安排及配套担保,总额不断攀升。仅今年以来,不含本次借款,累计已达291.3亿元。这表明双方的合作已从应急救助转向系统性资金护航模式。
依赖加深下的信心博弈
随着债务滚动压力加大,万科对深铁的支持依赖度持续上升。目前,深铁持有万科27.18%股权,是实际控制人深圳市国资委旗下的国有独资企业。我们发现,除了资金支持外,深铁还通过受让红树湾项目收益权、接受万物云股权质押等方式参与风险共担,形成“借款+资产承接+担保”的多元化援助体系。
然而,市场关注点正逐步从“是否能还”转向“还能撑多久”。东方证券指出,万科仍需依靠资产盘活和国资背书来稳定市场预期。接下来的关键在于11月20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会,届时将审议《关于就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股东借款并由公司提供担保订立框架协议的议案》。若顺利通过,意味着未来更多资产可能被纳入抵质押范围,也将进一步验证深铁的长期支持意愿。
目前信息有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行业整体融资环境未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深铁仍是万科最稳定的“压舱石”。下一步走势,还需观察后续资产处置进展与销售回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