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科A(SZ000002)$ $平潭发展(SZ000592)$ $海峡创新(SZ300300)$
万科的流动性困局,迎来了最关键的“输血”。11月2日消息,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同意提供本金总额最多220亿元贷款,这笔资金将定向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为这家深陷债务压力的房企注入强心剂。而这绝非孤立的救援,算上此次额度,深铁年内已累计向万科提供超480亿元资金支持,这场“国企托底民企”的大戏背后,藏着远超企业自救的深层逻辑。

这场“输血”早有伏笔,更是利益绑定下的必然选择。自2017年以664亿元拿下29.38%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以来,深铁与万科早已从“财务投资”变成“唇齿相依” 。如今深铁持股比例稳定在27.18%,且通过2025年初的人事调整实现了全面掌控——深铁董事长辛杰接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关键部门及核心区域公司负责人均由国资背景人员出任,万科已实质进入“国资主导”时代 。对深铁而言,万科的资产在深圳国资体系中占比超三成,若其流动性断裂,不仅664亿元股权投资将面临减值风险,更会冲击整个深圳国资的资产安全 。
这笔贷款的“诚意”藏在细节里。参考此前操作,深铁提供的股东借款利率低至2.34%,远低于万科上半年3.39%的境内新增融资综合成本,且期限长达3年、可协商展期 。更关键的是,这种“低息长贷换高息短债”的模式,正在帮万科系统性化解债务压力——截至9月,深铁已通过10次借款输送266亿元,精准覆盖公开债到期高峰,相当于为万科筑起了“债务防火墙”。即便风险仍在,深铁也通过万物云股票质押等增信措施控制风险,目前万科质押的万物云股份已占其总股本的55.8%,足见双方绑定之深。
但深铁的托底绝非无上限的“填坑”。作为总资产8000亿元的国企,深铁自身也面临3442亿元有息债务的压力,其给万科的资金多来自外部融资,本质是“用国企信用撬动流动性” 。惠誉早已点明核心:深铁的持续支持对万科履行债务义务至关重要,但万科短期自由现金流仍将为负,仅靠股东输血无法根治问题。市场更清晰,深铁的每一次出手都是“自救式救援”——按照破产清算顺序,股东偿付排在最后,若万科倒下,深铁的投资将血本无归。
220亿贷款的落地,与其说是万科的“喘息之机”,不如说是行业信心的“稳定器”。在房地产深度调整期,万科作为头部房企的流动性状况牵动全行业神经,深铁的持续托底,既避免了“头部房企违约”引发的连锁反应,也为万科争取了盘活存量资产、等待销售复苏的时间窗口 。但所有人都清楚,深铁的“工具箱”终有底线,万科的真正出路仍在自身——唯有实现销售额回升、重建现金流循环,才能彻底走出困局。
从“不干预经营”到全面主导,从资产受让到百亿输血,深铁与万科的八年纠葛,早已超越普通的股东与企业关系。220亿贷款的背后,是深圳国资对核心资产的守护,是国企信用对行业风险的缓冲,更是房地产行业转型期“稳字当头”的生动注脚。这场托底大战的结局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国资与市场的合力之下,行业出清的阵痛正在被逐步缓释!
#社区牛人计划# #强势机会# #投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