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在福州闲置多年的地块,被成功收储。
9月8日,福州高新区官方在回应市民咨询时确认,已与万科地产签订收储协议,收回福州高新区150亩地块。该地块由万科于2013年1月竞得,因长期未建,搁置至今已达12年。
据公开信息,该地块位于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北侧,最初计划投资建设科创生态总部基地,采用“政、校、企、研”协同共建模式,与省教育厅共建“两岸清华园”项目。然而,该项目在2022年上半年曾短暂开工后,便一直处于停工状态。
虽业内此前有传闻称,该地块或与某高校合作开发科技园区,但此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福州高新区自规局也表示,该地块目前尚未重新出让。
“万科土地被收储或主动退出部分地块,短期内可能影响公司的土地储备规模与项目布局,但从长远看,有助于公司优化土储结构,集中资源投入到更具开发潜力与盈利空间的项目中。”一位房地产行业分析师称。
这并非万科近年来土地首次被收储,面对资金链压力,万科近年来采取了多种自救措施。
其中,在2023年底,广州市相关部门完成了对南站万科中心未开发地块的收储,这些地块原本规划为商业用途,是万科打造超级综合体计划的一部分。在多方因素作用下,万科与广州市政府协商,将未开发地块收储,后于2024年12月17日,万科又以28.8亿元底价竞得其中3宗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的地块 ,实现了存量土地的盘活与“换仓”。
2024年8月,万科将北京海淀区一宗全自持地块退还给属地主管部门,随后以该地块应收款作为质押,融资20亿元。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科通过存量盘活优化和新增产能95.2亿元,通过存量盘活回款57.5亿元。
自2023年以来,万科已累计盘活项目64个,涉及可售货值约785亿元,通过盘活项目新增销售约226亿元。这些举措有效补充了万科的现金流,为应对债务到期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投资拿地方面,万科坚持了审慎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其累计获取新项目仅6个,总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13.4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的大环境下,万科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融资环境的变化等。“未来,在收储加快推进背景下,万科旗下地块有可能会继续被收储。”
事实上,万科福州地块被收储并非个案,而是全国范围内土地收储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
根据中指院监测,截至8月18日,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超4300宗,总用地面积超2.2亿平方米,总金额超5500亿元。
具体来看,31个省市中有26个省市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情况,其中广东省公示拟收储总金额近790亿元,位居第一;此外,浙江公示金额超643亿元,重庆公示金额533.8亿元、河南公示金额450亿元、福建公示金额387亿元。
从所有权来看,当前拟收储的土地中,绝大多数宗地属于地方国企,占比约84%,民企占比仅约13%。
“此前国常会中明确提出要对全国房地产已供土地和在建项目进行摸底,有利于加速各地推进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若接下来政策方面能实现新的突破,预计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更好的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中指院分析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