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平安银行日前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总体来看,该行一季度经营未见明显改善,营收净利双降,零售金融尚未迎来拐点,仍在主动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之中。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集团口径,下同)营业收入为337.09亿元,同比下降13.1%,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40.96亿元,同比下降5.6%。分析来看,平安银行的营收增速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净利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盈利指标方面,净息差仍有下降但降幅已大幅收窄。报告显示,该行一季度净息差为1.83%,较上年末下降了4个基点。这主要得益于负债端成本的改善,报告期内,该行计息负债成本环比改善13个基点(其中存款成本率改善10个基点),带动该行单季度净息差环比有所回升。
这基本符合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所预判。他此前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上表示,2025年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下降幅度有望收窄。为此,平安银行将继续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精细化定价水平,以缓解息差下行压力。
从营收的结构来看,此前对营收形成支撑的非息收入有明显下滑,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大幅减少拖累。报告期内,平安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32.7%。分析来看,主要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拖累,一方面去年基数偏高;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长债利率调整,公司金融投资中交易户占比较高,受债市波动影响更大。
不过,好在平安银行一季度财富管理、信用卡中收有所改善,同比实现正增长,带动中收降幅收窄。报告显示,该行一季度财富管理类手续费收入为12.08亿元,同比增长12.5%。
规模指标方面,平安银行负债端出现缩表。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为57778.58亿元,较上年末微增0.1%;负债总额52717.4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则保持稳健态势。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实现不良贷款率为1.06%,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236.53%,拨贷比为2.50%。
这两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平安银行经营持续承压。从一季报来看,零售金融的拐点尚未到来。
一季度平安银行零售信贷投放依然较弱。报告显示,该行零售金融的主要业务——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信用卡,规模均继续下降。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为17290.4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2%。
车贷中的新能源汽车贷款,倒是增长格外强劲。截至2025年3月末,汽车金融贷款余额2927.51亿元,一季度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145.12亿元,同比增长61.4%。
零售金融并非没有亮点,一季度该行个人存款定期化得到了缓解。但这也有可能影响了存款增长,进而影响负债端增长。
对公业务继续成为平安银行信贷增量的主要来源。2025年3月末,该行企业贷款余额16826.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其中,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贷款新发放1235.71亿元,同比增长13.3%。除基础行业外,该行还在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三大新兴行业继续拓展,一季度三大新兴行业贷款新发放739.56亿元,同比增长32.7%。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转型阵痛期内,预计平安2025年营收、利润继续承压,但降幅能较一季度小幅收窄。目前信贷需求仍显不足,行业竞争激烈,叠加公司业务转型,信贷投放依然偏弱。在对公投放补位+零售投放边际改善情况下,预计贷款规模能回到小个位数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