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18:06:06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福建
发表于 2025-07-29 17:25:3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截至7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33%报3609.71点,深证成指涨0.64%,创业板指涨1.86%,北证50涨0.68%,科创50涨1.45%,万得全A涨0.45%,万得A500涨0.43%,中证A500涨0.5%。A股全天成交1.83万亿元,上日成交1.77万亿元。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单日涨幅达4.26%。

上涨驱动因素分析

  创新药出海层面,医药龙头再报BD大单。继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斩获海外大单后,2025年7月28日早,恒瑞医药公告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GSK。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项目均获得行使选择权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实现,恒瑞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GSK将主导海外临床试验及商业化,而恒瑞则保留中国区权益,这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提供了新范式。(风险提示:个股仅供行业基本面说明,非个股推荐。)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创新药产业趋势是由在独特的新技术赛道突破、从而在全球竞争中胜出所推动,但除Biotech以外,龙头Pharma拥有丰富的管线,自然不会缺席这一进程,因此医药龙头再报BD大单有望让市场进一步认知到大型药企强大的研发和项目转化能力,有望在创新药出海的过程中有出色表现,所以对板块有进一步拉动。行业层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金额达608亿美元,超2024年全年,且交易模式正朝着平台型授权和深度临床协同的方向演进,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出海进入了更高质量、更具规模的发展阶段。

  相关产业链业绩催化层面,CXO龙头业绩强劲印证创新药行业景气度。2025年7月28日晚,CXO龙头药明康德发布2025半年度业绩,同时上修当年业绩指引。数据显示,25H1实现营业收入约208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4.24%。利润端表现同样亮眼,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约44.43%,增速环比加速。订单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同比高增37.2%,去年年中在手增速25%,在不低的基础上再创佳绩,24Q1之后每季度的在手订单持续扩容。龙头CXO企业的业绩展现出强大韧性,不仅反映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或更从产业链角度印证了创新药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进一步提振市场对整个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的信心。(风险提示:个股仅供行业基本面说明,非个股推荐。)

  消息层面,国内创新药审批加速,多举措助力创新药研发上市。国家药监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一共批准了43款创新药上市,同比增长59%,已经接近24年全年48个创新药上市的水平,源于改革政策精准发力、效能提升。其中有很多都是肿瘤、代谢和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疗的药物,比如国内首款基因治疗产品,用于血友病B基因治疗,比如罕见病的药物用于免疫代谢疾病的治疗。我国2018年启动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提高审评审批标准,从研发前端到审评末端全流程加快创新药上市,尤其是临床急需新药。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让企业能更清晰预判研发回报周期,专注源头创新,敢于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创新药研发,有助于形成创新药申报数量和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层面,据国家医保局7月29日消息,为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四场,1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结合自身专业、行业特点,聚焦创新药研发现状、难点、发展方向等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负责同志介绍了医保支持创新药研发的政策导向,提出将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资源优势支持创新药研发立项,支持临床真疗效、患者真获益的“真创新”,鼓励医药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避免行业过度内卷,实现差异化创新,并就如何用好医保数据支持创新药立项研发问题与各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进行了探讨。

后市展望

  出海进展+政策支撑催化创新药价值重估

  短期行业动态层面预计本周WCLC(世界肺癌大会)、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标题公布,众多国产创新药公司均上了口头报告,同时后续摘要发布和LBA更新值得关注。同时,美国宏观潜在的降息预期也有望带动板块持续上行,外资涌入也更利好创新药核心资产。

  下半年主要催化包括:1)政策层面,商保创新药目录推进、医保支付天花板提升,进一步打开创新药国内价值空间,峰值销售&PS提升。重点关注医保外、定价较高、罕见病用药等。2)数据层面,ESMO、WCLC、ASH、SABCS、ERS等国际学术会议召开,高质量临床数据读出有望产生持续催化。颠覆性技术迭代/新靶点进入POC时刻,重点关注PROTAC、小核酸、通用CAR-T、双载荷/双抗 ADC、TCE、核药等。

  国际化交易方面,我国创新药从License-out到全球商业化加速。来自行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医药魔方的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药企共完成94笔对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为519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36%;2025年上半年,我国药企对海外的授权总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金额,达到6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58亿元)。交易形态上,从传统单产品授权逐步向平台型授权、组合交易和深度临床协同方向演进,反映出中国创新药在管线结构、数据质量和海外注册能力上显著提升。未来5-10年MNC多个主力品种面临专利悬崖,考虑性价比和效率,中国资产仍是首选,可以持续关注符合MNC管线需求和产业趋势的药品品种,以及相关创新药公司未来BD交易的催化。

  在行业迎来基本面与政策面多重催化的背景下,创新药ETF国泰(517110)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港股通等优质创新药企,全线覆盖创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各环节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学制药、生物制品等细分领域,或有助于规避单一技术路线失败风险,相对全面地反映创新药产业整体表现,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此外,也可以关注即将上市的科创创新药ETF国泰(589723),跟踪的是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指数以biotech为主,呈现出比较鲜明的中小市值特性,创新纯度更高,研发费用占比更高,从历史表现来看,2024年“9·24”到2025年6月科创板创新药指数的反弹力度比大盘更强,也能够明显超过同类的医药指数,体现出了更强的上涨弹性。

  风险提示

  本速评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相关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行业或板块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市场行情分析的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有风险,购买过程中应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投资需谨慎。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