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阳光电源.先导智能也!
今天A股市场最炸裂的个股非阳光电源莫属——单日涨幅高达16.67%,股价冲上135.34元,成交额直接干到217亿,刷新年内纪录。这不是简单的反弹,而是一场由“AI+绿电”双轮驱动的资本盛宴。更关键的是,这背后牵动的是一条正在被重估的产业逻辑:当光伏龙头开始杀入AI数据中心电源赛道,整个新能源与算力基建的边界正在被重构。
阳光电源的这波强势上涨,表面看是资金对高成长预期的追捧,实则源于一个重磅战略动作:公司已正式成立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事业部,并注册子公司“合肥阳光源智科技有限公司”,明确要在2026年推出面向北美Tier1云厂商的AI电源产品。虽然目前尚未有客户落地,但市场已为这个“技术跃迁”的故事给出了极高溢价。要知道,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翻倍至945TWh,而AI电源的年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68%。阳光电源凭借在光伏逆变器、储能PCS领域积累的高压直流、高效率电力电子技术,完全具备向AIDC电源迁移的能力。瑞银预测,若其2028年实现出货10GW,有望带来350亿元增量收入和35亿元净利润,这几乎相当于再造一个今天的阳光电源。
我看这轮行情,远不止于短期炒作
作为一个长期跟踪新能源和硬科技的投资者,我认为阳光电源的AIDC布局,是典型的“底层技术迁移”案例。它的核心优势不在于突然跨界,而在于电力电子平台能力的可复制性。从光伏到储能,再到数据中心电源,本质都是高效、稳定、智能的电能转换。阳光电源的SiC逆变器效率达99%,PowerTitan液冷储能系统转换效率93.5%,这些技术底座完全可以平移至AI服务器电源场景。更值得期待的是,它提出的“光伏+储能+微电网+AIDC”一体化解决方案,契合了数据中心低碳化、本地化供电的大趋势。一旦通过Meta、谷歌等客户的认证,打开的不仅是电源市场,更是系统级订单的入口。
当然,挑战也不小。AIDC电源对可靠性、EMI、BMS管理要求极高,目前台达、维谛等海外厂商仍占据主导。阳光电源的BMS尚未通过Meta测试,认证周期可能长达1-2年。但据产业消息,它已与维谛在HVDC方向展开合作,甚至可能借道进入英伟达800V电源供应链,这无疑是巨大的潜在突破口。
在这股AIDC热潮带动下,整个国产电源产业链都被点燃。先导智能涨超20%,作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它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上的领先布局,同样受益于AI算力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亿纬锂能上涨16.59%,其成都基地刚下线10Ah全固态电池,瞄准人形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器,与AI终端场景高度协同;而中际旭创、胜宏科技等光模块与PCB厂商,也因算力基建的整体景气度提升而受到资金追捧。
我的判断是,阳光电源的这波行情,标志着市场对新能源企业的估值逻辑正在从“周期制造”转向“技术平台型公司”。它不再只是一个卖逆变器的企业,而是具备向AI、氢能、智能微网等多赛道延伸的底层能力。尽管短期涨幅已高,且面临地缘政治与认证风险,但长期来看,只要能在2026年如期推出产品并进入国际供应链,当前13.9倍的PE估值依然具备显著修复空间。这场“绿电与算力”的融合革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