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要往市场里砸一万亿,央行这波操作,说实话,不意外。9月5日,央行公告要开展1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期限3个月,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没变,量也没变——正好对上当天到期的1万亿3个月期逆回购,等于是等量续作。但这事儿真就只是“平平无奇”的续作吗?我看没那么简单。
先说背景。9月这个月,资金面压力确实不小。政府债券还在发行高峰,银行体系要接盘,钱得备足;另外,同业存单到期量高达3.5万亿,是年内第二高的水平,银行负债端压力山大;再加上最近股市回暖,不少居民存款“搬家”进股市,银行存款流失,流动性自然收紧。这几座山压下来,央行不动作,市场就得绷紧。
所以这1万亿,表面是续作,实则是稳预期。东方金诚的王青说得清楚,央行这是要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你再看8月,MLF就净投放了3000亿,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已经成了常态。9月还有3000亿MLF到期,中信证券明明预计,大概率还是加量续做。这说明什么?货币政策的“支持性立场”一点没松。
买断式逆回购这工具,2024年10月才推出,算是央行的新武器。它跟传统的质押式逆回购不一样,央行是真把钱借出去,从一级交易商手里买债券,到期再卖回去。这操作更灵活,能精准调节91天到半年之间的流动性,跨季、跨节都好用。现在一个月内连续搞1万亿的操作,说明央行在强化对中期资金的调控能力,不是救急,而是“细水长流”。
更值得琢磨的是信号意义。连续几个月加量或等量续作,等于向市场喊话:别慌,钱不会少。尤其是在政府债发行、股市回暖、银行负债压力叠加的节点上,央行提前预告、准时投放,就是在防止流动性预期逆转。一旦市场开始担心“钱紧”,利率波动加大,那什么都可能出问题。
所以这1万亿,看着是常规操作,背后其实是稳字当头。货币政策没转向,也没收紧,还是主打一个“以我为主”,服务实体经济,配合财政发债,顺便给资本市场吃颗定心丸。接下来就看9月下旬MLF怎么操作了,如果再来一波净投放,那整个9月的流动性格局就彻底稳了。
这盘棋,下得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