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儿一出,我第一反应是:好家伙,又来了。美国商务部直接把三星、SK海力士还有已经被SK海力士接手的英特尔大连厂,从“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里踢了出去,说白了就是撤销了它们在华工厂使用美系设备的“豁免权”。这事儿120天后生效,之后想买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得一个案子一个案子去申请许可。表面上看,美国说会批现有工厂运转的许可,但明摆着一句话——扩产?升级?门儿都没有。
这招打得挺准,但打得也挺狠。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的存储芯片产能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SK海力士,它在无锡的工厂几乎是全球最先进的DRAM生产基地之一。现在不让升级、不让扩产,等于直接摁住了它们的技术迭代节奏。全球存储市场本来就周期性强,竞争激烈,这一下子,等于把韩国两大巨头绑在原地,动弹不得。你说这背后没点地缘政治的算计,谁信?
有意思的是,台积电这次居然毫发无损。它的在华工厂还保留着永久豁免。这事儿就耐人寻味了。早前台积电宣布要往美国砸1000亿美元,现在回头看,是不是早就嗅到了风向?用对美投资换在华经营的相对稳定,这波操作,属实是提前布局,高段位博弈。相比之下,三星和SK海力士没跟上这步棋,眼下就只能被动应对。
更深层看,美国这招不只是冲着中国来的,它也在伤自己的人。像KLA、泛林、应用材料这些美国设备商,中国市场一直是大头。现在韩国厂进不了设备,订单立马缩水,财报压力少不了。路透社都说了,现在美国对华出口的设备许可积压严重,动辄几十亿美元的单子卡着,这已经不是技术管制,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拖累。
中方的回应也很干脆:这是把出口管制工具化,出于一己之私,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话不多,但点到了要害。半导体产业走到今天,哪一家都不是孤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现实,也是共识。美国非要逆着来,短期看是卡了别人的脖子,长期呢?可能只是把市场让给了别人。中国本土设备商会不会趁机填补空缺?美光会不会借机抢份额?这些都是大概率的事。
说到底,这轮调整不是技术问题,是政治博弈的延伸。企业夹在中间,成了棋子。未来怎么走?韩国政府已经在跟美国沟通,强调稳定供应链的重要性,但能不能奏效,还得看华盛顿的脸色。我只能说,这盘棋,越来越不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