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布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理由是她涉嫌住房抵押贷款欺诈——这消息一出,全球市场都愣了一下。更炸裂的是,库克直接硬刚:我不辞职,也不会走,要告就法庭见。她的律师阿贝·洛厄尔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这哪是什么反腐行动?根本就是特朗普把“欺诈指控”当成了清除异己的首选武器。
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去留问题了。这是对美联储百年独立性的直接挑战。我看了几份资料,越琢磨越觉得背后的政治算计清晰得吓人。特朗普真正在意的,从来不是库克有没有在房贷文件上多写了个“主要住所”,而是她在利率决策桌上不听他的话。
库克是拜登提名的,而目前美联储7名理事中,4个是拜登任命,2个是特朗普自己提名的。只要把库克赶走,就能制造一个空缺,提名自己的人进去。一旦特朗普派系在理事会占多数,降息还会是难题吗?他早就公开抱怨过美联储不肯大幅降息,高利率压得房地产喘不过气。现在甩出一纸“欺诈”指控,表面合法,实则步步为营。
但问题来了,《联邦储备法》确实允许总统以“正当理由”解雇理事,可什么叫“正当理由”?法律没明说。库克律师的反驳很关键:所谓的“欺诈”可能只是文书疏忽,既无主观恶意,也没造成实际损失。如果这种程度的错误就能被定性为“犯罪性行为”,那以后谁还敢在美联储干活?更讽刺的是,发起调查的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长普尔特,恰恰是特朗普自己提名的人。这操作,怎么看都像量身定制的“弹药”。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美联储前经济学家胡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库克这事确实有“敏感把柄”,但从政策立场看,她并非激进反对降息的少数派。换句话说,她不是因为投票反对特朗普就遭殃,而是被挑出来杀鸡儆猴。这才是最危险的信号——以后理事会成员会不会人人自危,生怕哪天冒出个“旧账”被翻出来?
我始终觉得,央行独立性不是虚的。尼克松当年施压美联储,结果换来70年代的大通胀,历史教训就在那儿摆着。现在特朗普想用人事手段变相控制货币政策,短期或许能得逞,但长期代价一定是市场信心的崩塌。美元的信用,不是靠推特治国能撑住的。
这场官司最后会打到最高法院,我不敢断言谁赢。但我敢说,不管结果如何,美联储的独立性已经裂了一道缝。而这条缝,可能会成为未来美国经济动荡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