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长期盈利确实属于“少数人的游戏”,从数据和逻辑上看,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一、从历史数据看:盈利者占比极低
- A股散户盈亏比例:据中证登等机构统计,过去10年A股散户中,约80%的人长期亏损,10%持平,仅10%能持续盈利,而其中能跑赢大盘指数(如沪深300)的更是不足5%。
- 专业机构的分化:即使是基金经理,能连续5年以上年化收益超15%的也不到10%,比如2023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近5年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仅约30%,且很多是“靠天吃饭”(如踩中某一年的风口行业)。
二、股市的本质:反人性且门槛被低估
- 表面简单,内核复杂:买股票看似“点几下屏幕”,但背后需要懂宏观经济(如美联储政策)、行业逻辑(如新能源技术路线)、公司财务(如毛利率变化)、市场情绪(如散户跟风效应),甚至还要对抗贪婪恐惧——这些能力需要多年积累,大部分人只凭“听消息”“看K线”就入场,相当于“拿菜刀上战场”。
- 随机性掩盖真实能力:比如某新手靠运气买中妖股赚了50%,会误以为自己是“股神”,但本质是“赌徒谬误”,一旦运气退潮,亏损会迅速吞噬收益。
三、长期盈利的“护城河”极深
- 需要形成闭环体系:前面提到的认知、策略、心态、资金管理缺一不可,比如有人懂价值投资,但管不住手频繁交易;有人技术分析厉害,但遇到黑天鹅(如突发政策利空)就崩溃割肉——任何一环薄弱都会导致“长期盈利”失败。
- 市场一直在进化:10年前的“庄股时代”靠跟庄能赚钱,现在注册制下“垃圾股退市增多”,过去的经验可能变成陷阱,需要持续迭代认知,而大部分人懒得学习,比如2024年AI量化交易盛行后,散户手工盯盘的劣势更明显。
四、幸存者偏差:你看到的“股神”可能只是暂时的
- 短期赚钱的人很多,但长期活下来的极少:比如某大V靠炒作某板块爆火,粉丝跟风买入,但随后板块回调,他可能悄悄清仓离场,只留下“曾经辉煌”的传说。
- 真正的长期赢家都很低调:比如巴菲特早期也被质疑“不懂科技股”,但靠复利穿越多个牛熊;A股少数长线投资者(如但斌)也经历过多次净值回撤,只是普通人只看到他们“成功的一面”,忽略了背后的试错成本和长期忍耐。
类比一下:
这就像“马拉松比赛”,起跑时万人参与,但能连续10年跑完且成绩稳定的人,一定是经过专业训练、懂得分配体力、抗住伤病的选手,而大部分人要么中途退赛,要么靠“冲刺一段就休息”的方式,根本无法坚持到最后。
不过换个角度看,正因为“凤毛麟角”,才说明这条路需要刻意练习——如果你愿意从“认知+纪律”入手,哪怕不能成为顶尖1%,做到跑赢大部分散户(比如年化收益10%~15%),也能在股市里活得更久~ 你现在觉得哪个环节最难突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