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9 17:43:1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九峰山实验室太提气!3英寸跳6英寸,磷化铟芯片全链路国产,性能干到国际顶尖

  今天(8月19日),九峰山实验室突然放出一个重磅消息——他们成功搞定了6英寸磷化铟(InP)基PIN探测器和FP激光器的外延生长工艺,关键性能直接干到国际领先水平!这可不是小事,要知道磷化铟这东西,是光通信、量子计算的“心脏材料”,以前咱们一直被卡在3英寸工艺,成本高得吓人,现在直接跳级到6英寸,还实现了从设备到材料的全链路国产化,我看完资料真是忍不住想喊一句:这波操作太提气了!

  先给大家扒扒技术细节,这才是硬货。九峰山实验室这次把外延均匀性标准差控制在1.5%以内,FP激光器的量子阱发光波长片内标准差不到1.5nm,PIN探测器的本底浓度压到了4×10⁴cm⁻³以下,迁移率更是突破11000cm/V·s——这些指标我查了下,直接对标国际头部企业,妥妥的第一梯队水平。说白了,以前咱们造光芯片,好比用小锅炒菜,一次炒一点还费油,现在换成了大炒锅,火候还控制得更精准,效率和质量双提升。

  更关键的是“全链路国产化”这五个字。这次突破不是单打独斗,九峰山拉上了云南鑫耀——也就是云南锗业的子公司,一起啃下了6英寸InP衬底的量产难题,还用了国产MOCVD设备。这就意味着,从“锅”(设备)到“菜”(衬底材料)再到“菜谱”(工艺),全是咱们自己的东西,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云南鑫耀那边也说了,6英寸单晶片的产业化技术已经突破,2026年就能批量供货,这节奏,我只能说“稳了”。

  市场层面,这事儿影响可太大了。以前3英寸工艺成本高,国产光芯片在25G以上速率市场份额不到15%,现在6英寸工艺能把成本压到原来的60%-70%,什么概念?光模块厂商的成本降了,下游光通信、激光雷达、太赫兹通信这些爆发性领域的需求就能被更好满足。有机构预测,2027年全球磷化铟光电子市场规模能到5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咱们国产芯片的份额保守估计能涨到30%以上,这可不是凭空画饼,成本优势摆在这里。

  资本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了,云南锗业今天直接涨了7.2%,资金用真金白银表态:看好这个产业链的稀缺性。但在我看来,比股价更重要的是协同模式。九峰山这次证明了,咱们通过“实验室+企业”的产业链协同,完全能啃下硬骨头。下一步他们还要和华为、中兴合作推进产品验证,2026年底完成商用流片,这意味着两年内,咱们可能就能用上真正自主可控的高速光芯片了。

  从3英寸到6英寸,看似只是尺寸变大,背后是整个光电子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一大步。当国产供应链开始主导衬底、设备、工艺这些关键环节,全球光电子产业的价值分配格局,恐怕真的要变天了。这波突破,我给打10分,不仅赢在技术,更赢在产业链思维——这才是咱们科技突围的正确姿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