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石油市场出了个有意思的事儿。随着美国那边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加码,之前买得不亦乐乎的印度,突然感觉到了风险。毕竟,这供应链随时可能中断,搞不好还要被“次级制裁”给连累上,这就很头疼了。
所以,印度开始调转船头。最新的消息是,印度最大的炼油厂——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Corp.),据称已经开始大量扫货美国石油了,一出手就是至少500万桶美国原油,顺便还从阿联酋那边追加了200万桶。这波操作,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替代之前从俄罗斯进口的份额。你看,这采购不仅量大,交货周期还挺短,说明这回调整能源供应,印度是真急了。与此同时,印度已经停了从俄罗斯的进口,有四艘装着俄罗斯油的油轮,开到印度西海岸愣是被拒收了。这标志着,印度的石油策略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说白了,这背后是什么逻辑?
印度之所以突然转向美国石油,要我说,核心动因就是为了规避风险。随着美国的制裁不断升级,再继续买俄罗斯的便宜油,就有点“火中取栗”的意思了,随时可能让自己惹上一身麻烦,比如被卷入“次级制裁”或者被课以高额关税。所以,印度那些炼油厂,现在对俄罗斯的石油订单是能砍就砍。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这个命根子,印度政府已经要求自家的国企赶紧制定备用方案,推动从中东、非洲这些地方搞多元化采购,说白了就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美国加大对俄石油限制的大背景下,印度炼油商迅速加仓美国石油,既是对制裁压力的一个回应,也是提升自己能源供应稳定性的一个战略动作。虽然美国油可能比俄罗斯油贵一点,但通过谈判和招标,印度还是能拿到相对不错的条件,而且美国原油的品质也稳定,对炼油厂来说,加工效率有保障。这笔账,人家算得很清楚。
所以,这棋该怎么看?
总的来看,核心观点就一个:印度最大炼油厂开始买美国油,首要任务就是“避险”,顺便搞一下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支撑这个判断的论据其实很清晰:第一,印度炼油企业怕了,怕继续买俄罗斯油会被美国收拾,所以订单自然就少了;第二,印度政府高层已经发话,要求国企做好“B计划”,多去中东和非洲找油,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第三,在美国步步紧逼的背景下,印度炼油商加购美国石油,就是为了保证家里的油缸不能空。
这波操作,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