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有100万本金,拿出70万买了一只股票,接下来的经历可能会让你看清亏损的根源:
买入第二天,股票跌了1%,亏了7000块,你觉得无所谓,坚信早晚会涨回来;第三天又跌3%,再亏近2万,你依旧无所畏惧,认定回调只是暂时的。第四天涨2%,回血一万多,你暗自庆幸“一切尽在掌控”。第五天突然跌停,亏了近7万,你开始忐忑,寄望下个交易日能涨停回血;第六天涨4%,你松了口气,觉得炒股果然有规律可循。
随后几天,股票在涨跌中缓慢回血,尽管涨幅有限,但你想着“能回本就好”。直到第九天,股价暴跌8%,中途还触及跌停,你开始慌了,第一次怀疑自己选股有问题;第十天再跌4%,你又气又急。第十一天收出十字星,网上说这是“底部信号”,你重燃希望,坚信反弹在即。
可接下来一周,股价横盘震荡,你查资料后认定这是“主力吸筹”,继续持股。一个月后,股价又跌了8%,你逐渐麻木,心里只剩一个念头:“只要回本,再也不碰股票”。眼看股价持续下跌,你才学到“止损”这个词,内心在“割肉”和“坚守”间反复挣扎。
就在这时,朋友说有只“妖股”已连拉两涨停,还给你讲起“龙头战法”。你信了,卖掉第一只股票时暗下决心:“等我从妖股赚两个涨停,就回来赎你,不回本绝不走”。
其实,炒股亏损的根源往往藏在这些心态和操作里。我在股市摸爬滚打近10多年,接触过不少资产上亿的投资者,总结出三类能稳定赚钱的人,尤其第三类离普通散户很近:
第一类是主力机构,比如券商、基金和抱团游资。他们有完整团队,决策专业,还具备时间、资金、信息优势,利润通常较高。
第二类是持有股权的人。就像我玩游戏认识的朋友,早年投200万拿了某风电公司1%股权,公司上市后资产直接过亿。
第三类是有自己交易原则的散户。我就是靠这个进入机构,这里分享四个核心原则,看似简单,做到知行合一却不轻松:
1. 持仓原则(核心中的核心)
买入和止损其实不难——买点是未持仓时选的,此时理性度高;止损点也是进场前客观分析定的,只要记录并执行就行。难的是持仓(尤其是持盈),一旦有了仓位,人容易“当局者迷”,只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想。
解决办法是:交易前制定完整计划,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写下对应决策。别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只是计划不够详尽。
2. 买入原则
针对两类股票池,有不同买入逻辑:
上升趋势中盘整的股票:当盘整期近期新高被放量突破,可建中线底仓(不超过5成);若突破后未回撤破位,可加仓。
加速主升的股票:出现“二板定龙头”或“龙回头”形态,果断追涨进场(前者是中线思路,后者是短线思路,别搞混)。
3. 选股原则
坚决不抄底,只选上升趋势的股票(包括中途盘整和主升阶段)。判断趋势的简单方法:均线多头排列、布林带形成上升通道,或手绘趋势线确认。选好后分两个股票池跟踪,再择机买入。
4. 卖出原则
止损要固定:本金亏损10%就果断离场,这是最不能“灵活”的规则。
止盈用被动法:有浮盈后,先把止盈点设为成本价(保本优先);盈利15%时,止盈上调至5%;盈利25%时,上调至15%(我个人习惯用前一波趋势高点作为后一波的止盈点)。
这些都是多年实战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散户少走弯路。股市里,方法重要,守住原则更重要。
#周度策略#
#炒股日记#
#实盘记录#
#热点解析#
#基本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