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这波王炸,有点意思
7月份,高层一口气扔出来四个大招,有点组合拳那意思了。这标志着政策的风向彻底变了,从之前扭扭捏捏地“稳预期”,变成了起袖子直接“促需求”和“保交付”。这套打法,从放水到降门槛,从盖好房到救房企,信号较强。有研究机构的朋友也说,这波是全方位打法,对市场有积极影响。
核心打法:放水 + 降成本
首先是央妈的大招。潘行长5月7号出来讲话,直接降准0.5个点。万亿级别的长期流动性进入市场。这是个组合措施:
- 政策利率降了0.1个点,5年期以上LPR降至3.5%。
- 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也降低了0.25个百分点。
我们团队的判断,跟东方金诚那个王青差不多,都觉得下半年还可能会有进一步的降准降息操作。
需求端这边,地方上也有实际行动。西安、盐城这些城市,商贷首付降至15%,不论首套二套。统计局表态要积极主动适应这个新变化。
需求端刺激:地方花式上配套
地方上的配套措施如下:
- 聚焦去库存:武汉搞“卖旧买新”,给予1%的增值税补助。
- 服务人口战略:无锡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购房券,最高5万。
- 配合退税:全国6月份开始实施“卖旧换新”退个税政策。
中行研究院的李佩珈也提到,现在物价较低,可采用结构性的工具。这些定向补贴就是这种方式。
供给侧改革:从保交付到盖“好房子”
供给方面也有动作。住建部开始强调要盖“好房子”,支持绿色建筑、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等。自然资源部也配合,收紧了一线城市核心地段15%的土地供应,以稳定市场预期。
救房企方面,央妈“白名单”专项借款规模扩大到8.5万亿。申万宏源的赵伟证实,央行一季度有让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意向。现在这些动作是在落实相关政策。
市场影响和我们的看法
所以市场情况如何呢?数据呈现出不同态势。
2025年1到5月,全国卖房面积下降,同比 -2.9%。但是,300个城市的土地市场开始回暖,卖地收入增长,平均溢价率达到10.2%。说明有部分资金进入市场。深圳中介协会的朋友表示,这波金融政策有针对性,能吸引刚需购房者。
总的来说,这波“降成本 + 提品质”的组合措施,短期可能会刺激刚需释放。中指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的修复势头有望延续。
长远看,随着2025年棚改2.0在100个城市推进,行业可能会往高品质方向发展。房企需要提升产品质量。浙商证券的廖博提醒,央行6月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对房企来说,要抓住这一时期优化自身项目。对投资者来说,要继续观察,寻找适应新环境的公司。等周末再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