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技术战略合作又有新进展!
8月15日,小鹏汽车公告称,与大众汽车集团已签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的协议(简称“扩大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不仅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纯电车型平台,也将扩展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燃油和混合动力车型平台。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大众汽车集团获悉,自2027年起,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将拓展应用至在华生产的燃油及混合动力车型。
扩大电子电气架构应用范围
扩大合作协议显示,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宣布,继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在2024年7月22日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后(“联合开发协议”),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正加速开发,并取得了项目的关键里程碑。
基于双方对于扩大电子电气架构的应用范围,在大众集团实现跨平台、跨动力能源形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化的共识,双方签订扩大合作协议。
对此,小鹏汽车表示,将加速实现大众汽车集团软件定义汽车的战略,加强大众汽车集团车型的全球竞争力;通过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化实现软件的快速迭代和远程升级,大幅度缩短车型的开发周期。
同时,双方研发团队设计并验证了为纯电车型平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也能够部署到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的平台化技术方案。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本次扩大合作协议是继2024年7月22日签署联合开发协议之后,双方合作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彰显了双方在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技术创新、共同创造价值的决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企业在华供应链体系的发展逐渐开放。近年来,德企不仅仅在产品研发端、开发端与中国本土优秀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还通过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来进一步深化绑定,在新的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此外,张琳透露,未来德企在研发过程中,将会更多地与中国初创公司合作。
巩固传统汽车业务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3%。

图片来源:大众汽车集团官网
8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在扩大合作协议中表示,此次与小鹏汽车的深化合作,标志着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再迎重要里程碑。集团始终致力于强化本土研发资源和技术实力,并在合肥成立了全新研发与创新中心——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深度融入中国本土科技生态,大众汽车集团得以精准把握数字化、辅助驾驶等引领行业的前沿趋势,提前布局,充分释放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与创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智能网联汽车布局将进一步加速。首批由本地团队独立研发、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车型已于2025上海车展首发亮相。到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上市30款电动化车型。
未来,通过涵盖全新AUDI品牌在内的大众与奥迪品牌新车型,大众汽车集团加速转型的成果将全面释放。随着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密集落地,将进一步覆盖多元细分市场。
大众汽车集团表示,2024年,大众品牌向中国市场交付超过200万辆汽车,其中燃油车型占比近九成。随着上述电子电气架构的扩展应用,大众汽车集团在华规模效益将再上新台阶,进而巩固传统动力汽车业务,进一步提升其在技术与成本方面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