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浪科技”、“青岛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多位小鹏P7+车主在社交平台及投诉平台集中反映,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转向失灵、方向盘锁死等严重安全隐患,部分案例甚至发生在高速路段,险些酿成事故。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车主质疑车辆存在设计缺陷,而小鹏汽车客服回应称“早期个别车辆存在极端偶发问题”,暂未承认系统性缺陷,也未发布召回计划。
据车质网、315汽车投诉平台等渠道信息,自2025年5月以来,已有超百例小鹏P7+转向系统故障投诉。车主描述的典型场景包括:
高速惊魂:一位车主称,今年7月在高架桥以80km/h行驶时,方向盘突然沉重如“被锁死”,仅能微调方向,最终靠边停车;
售后“隐秘操作”:多名车主反映,首保或检修时,售后以“底盘整备”“OTA升级”为由,未经告知在转向机接插件处打结构胶,疑似掩盖进水风险;
维修记录“消失”:部分车主发现,售后系统中的转向机维修记录被篡改为“已取消”,质疑小鹏试图淡化问题。

更令车主愤怒的是,小鹏官方仅对已发生故障的车辆提供免费更换转向机总成服务,但拒绝承认批次性缺陷,也未对未出险车辆采取预防措施。一位维权群代表表示:“现在开车像赌命,尤其是雨天或高速,转向机随时可能‘罢工’。”
根据车主提供的维修记录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分析,问题根源或指向转向机接口防水设计缺陷:
线束裸露:首批车型转向机接插件处线束未做防水处理,雨天或涉水时水汽易侵入,导致电子助力转向模块短路;
结构胶隐患:售后使用的结构胶并非专用防水密封胶,耐候性、防水性能存疑,长期使用可能脱胶失效;
新批次“暗改”:有车主发现,2025年3月后生产的P7+转向机已升级防水结构,间接印证旧款存在缺陷。
对此,小鹏汽车客服回应称:“转向失灵为极端偶发个案,与车辆设计无关,售后打胶是加强防护的常规操作。”但车主反驳称,若仅为个案,为何数百名车主集中出现问题,且售后采取“秘密打胶”方式?

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若车辆在60日内或3000公里内出现转向系统失效,消费者可要求退换车。然而,多数首批P7+车主购车已超此期限,难以直接退车。
不过,法律专家指出,若同一故障修理超过5次,或累计修理超35天,车主仍可主张换车。目前,部分车主已联合委托律师,准备以“隐瞒缺陷、威胁公共安全”为由起诉小鹏汽车,要求召回问题车辆并赔偿。
小鹏P7+自2024年11月上市以来,凭借高性价比成为品牌销量支柱,2025年一季度交付量达9.4万辆,位居新势力榜首。然而,转向机风波正冲击其口碑。
截至发稿,小鹏汽车官方尚未发布正式声明,仅通过客服渠道重复“个案”“偶发”等表述。
一位车主表示:“我们需要的是召回和公开道歉,而不是等更多人出事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