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七月临港,海风送爽。7月26日,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电力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低碳用能与智能电力专委会、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绿电与储能融合零碳产业发展论坛”在临港新片区举行。
当下,在中国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临港新片区依托自身资源及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探索破局之道,挖潜区域绿电资源,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创新“临港路径”探索绿电与储能同频共振。
挖潜区域绿电资源推动储能产业发展
自2019年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五个重要”为根本遵循,以年均17.6%的GDP增速,跑出了令人瞩目的“临港速度”。目前,新片区已聚焦形成“4+1”主导产业体系,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社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表示,中国正加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能源快速发展时代,临港新片区依托自身资源及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积极探索破局之道。
一方面,临港新片区协助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提前布局并挖潜区域绿电资源,实现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67.2万千瓦,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光伏总装机容量34.27万千瓦,年发电量3亿千瓦时。另一方面,临港新片区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结合峰谷电价加快推动20余项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发布《临港新片区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对新型储能产业及应用场景发展给予规范性指导。
探索绿电与储能同频共振
业内人士认为,绿电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能源系统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更将加速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破解消纳难题,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引擎,也是驱动零碳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力。
重大项目方面,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落地临港新片区,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下线,已经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签约了临港最大能级达到吉瓦时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该项目将为市、区两级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节资源,结合新片区新能源,消纳保障上海超大型城市用电安全。
此外,临港还孕育出“储能新军”——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融和元储已累计交付12GWh储能系统,产品覆盖电网侧、工商业及海外多元场景,已成为全球彭博一级储能厂商、国内出货量稳居前十的“第一梯队”选手。目前,融和元储正计划在临港建设储能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
唐浩介绍,“十五五”期间,临港新片区将更大力度探索开辟新路,通过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等,实现更高效的绿色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引领价值的标杆性示范项目。同时,进一步对接海上风电、深远海风电、氢基能源利用等市级项目建设,率先推动区域新能源多场景应用和储能产业发展,有力支撑上海市能源战略实施。
作为极具竞争优势的新质生产力,绿电与储能同频共振,一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临港路径”创新变革正悄然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