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0 17:59:50 股吧网页版
星巴克中国业务被竞购,估值或达百亿美元,公司称不全卖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SBUX_0

  星巴克中国业务收购一事再爆新进展。近日,有报道称,已经有近30家国内外的私募股权机构提交了非约束性报价,竞标估值区间在50亿-100亿美元,最终交易价格可能会逼近区间上限,即100亿美元。对此,星巴克中国方面回应南都记者称:“星巴克坚信中国市场蕴藏的巨大长期潜力,并正在评估把握未来增长机遇的最佳方式。我们正在寻找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战略合作伙伴,携手致力于提供高端的咖啡馆体验。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同时,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星巴克及伙伴(员工)的利益。”

  或保留三成股权,其他私募机构持股均不超过30%

  可以看到,在星巴克的回应中,其特别强调了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的中国业务的股权,而非此前传闻的“全身而退”。

  上述报道透露,星巴克可能会保留30%左右的股份,剩余股份由多家平均持股不超过30%的买家持有。据悉,竞购的私募机构包括瑞幸咖啡的股东大钲资本,以及此前盛传多时的高瓴资本。另外,潜在竞购者还包括了美国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和KKR & Co。不过,消息称目前星巴克对中国业务的评估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就交易结构、估值及潜在竞标者做出最终决定。

  其实上个月就有消息传出,高瓴资本有意参与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消息。星巴克中国方面当时态度明确地表示,目前没有考虑完全出售中国业务。这也和上述提到的其将保留30%左右的股权的消息一致。

  星巴克对中国业务的收购传言其实一直都未曾有过明确的否认。去年11月就有消息称,星巴克正研究中国业务的各种选择,包括出售股权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国内的私募股权公司,另外不排除可能会引入本土合作伙伴。当时,星巴克中国的回应措辞比较委婉,称公司正在花时间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在中国的业务运营以及市场竞争环境。他们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增长途径,其中包括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中国业务需要外部合作伙伴,只是当时尚未明确是否涉及股权出售。

  中国市场受本土价格战影响业绩承压

  星巴克这几年来一直处于全球业绩承压的处境之中。其最新发布的二季度业绩显示,全球净收入达到88亿美元,同比增长2%,但同店销售额下滑1%,整体低于市场预期,业绩压力依然未缓解。倒是中国业务有略微企稳的迹象,二季度中国区营收达到7.4亿美元,同比增长5%,环比略微上涨0.07%,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4%,上年同期则是下降了4%。不过,该季度的平均客单价下降了4%,上年同期是下降8%。

  拉长时间维度,星巴克中国在2024财年的营业收入为29.58亿美元,同比下降1.4%,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8%;2023财年营收为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去除汇率变动影响后同比增长11%),同店销售额增长2%。同比年营收,这两年星巴克中国的业绩一直在30亿美元上下徘徊,未有显著增长,但对应的门店数却在持续增长。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净新增790家门店,同比增长12%,创下历史新高,最新的二季度财报公布的门店数已经高达7758家。并且,星巴克中国这几年对下沉市场愈发重视,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星巴克中国一半的新增门店位于低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但加大门店投入,却未对中国市场的营收起到显著拉动作用,背后也说明高投入之下,新增门店的边际收益正在递减。

  同时,像瑞幸咖啡、库迪咖啡这类擅长以价格战搅动市场的中国本地竞争对手给星巴克带去了不小的压力。刚刚过去的6月,星巴克宣布“非咖”饮品均价降幅5元,大杯最低23元起,品牌表示要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可以看到,无论是价格还是消费场景上,星巴克中国都在极力向中国本土消费需求靠近,以应对本土咖啡和茶饮品牌带来的竞争压力。

  此外,新任“掌门人”倪睿安的战略调整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星巴克对中国业务的评估。其上任后就立即启动了“重返星巴克”战略,旨在提振疲软的业绩,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精简菜单、取消部分折扣活动、精简公司架构并裁员、重塑第三空间要求增加门店座椅等,其中颇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复苏北美市场。因此,有媒体猜测,中国业务虽然具备增长潜力,但资金投入也相对更多,倪睿安希望能让一部分资金回流到北美市场带动业务回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