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彭思雨
近日,皇家加勒比集团(RCL.NY)公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得益于临近度假需求的持续强劲及途易邮轮业务表现超出预期等原因,皇家加勒比游轮业绩超出预期。
财报显示,皇家加勒比游轮第二季度载客率为110%,总营收达45亿美元,净利润为12亿美元。基于此番强势表现,皇家加勒比集团进一步上调2025年全年预期,预计调整后每股收益将在15.41美元至15.55美元之间。
除了皇家加勒比游轮,嘉年华集团和挪威邮轮等邮轮巨头也先后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第二季度净利润分别达5.65亿美元、0.3亿美元。皇家加勒比集团和嘉年华集团的业绩均已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彻底回归正向增长。
巨头业绩飙红
2025年,全球邮轮行业正以“V型复苏”姿态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巨头业绩持续上扬,市场复苏态势强劲。
嘉年华集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多项指标亦创历史新高,其第二季营收达63亿美元,净收益率(固定汇率)同比提升6.4%,超预期200个基点;净利润5.65亿美元同比猛增4.75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超指引1.85亿美元,提前18个月完成2026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挪威邮轮控股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这家邮轮运营商的每股收益为0.51美元,略低于预期的0.52美元,而营收达到25.2亿美元,低于预期的25.6亿美元。虽均略低于预期,但该公司股价在盘前交易中飙升11.79%,表明投资者信心强劲。
而皇家加勒比游轮的业绩更显眼,该公司一季度总营收达40亿美元,净利润为7亿美元,而第二季总营收为45亿美元,净利润却高达12亿美元,净利润增长惊人。主要原因是船票价格上涨及船上消费增加所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三大邮轮巨头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尤其是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两家公司不仅营收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15亿美元、17亿美元,净利润更是增长了1.14亿美元、7.3亿美元。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全球邮轮行业已步入“重启繁荣”的新阶段。国际邮轮协会今年5月份发布的《2025年邮轮业状况》报告显示, 邮轮旅行正在吸引各个年龄段的乘客,2024年全球邮轮游客超过3413万人次,全年收益超过3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有3770万人次的游客选择邮轮旅行,2027年进一步增长至4000万人次。
国际邮轮协会还预测,美国邮轮市场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70亿美元,游客量将达1400万人次;欧洲邮轮业的收益及游客规模预计未来5年内将保持年均近1%的增速;而亚太地区邮轮业发展势头最为迅猛,未来几年内年均增速预期可达19.6%,将成为推动全球邮轮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暑期邮轮游火爆
随着国际航线全面重启、消费需求升级及技术革新加速,邮轮产业展现出强劲韧性——全球客运量预计突破3710万人次,市场规模将达443.9亿美元,中国更以45%的年增速成为核心增长极。
从2024年5月15日起,中国开始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至今落地一周年有余。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纷纷布局中国市场。今年,蓝梦邮轮、爱达邮轮、东方国际邮轮、星旅远洋邮轮等本土邮轮公司加码母港航次部署,MSC地中海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等国际邮轮公司也派船奔赴中国市场。
这个暑假,国内邮轮游格外火爆。数据显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作为北方最大邮轮母港,预计暑期接待近50艘次邮轮、超10万人次旅客,7月1日至22日已查验出入境人员近3.5万人次、邮轮14艘次,同比均增17%。各家邮轮公司开启“大混战”,提供一系列融合文化创新和夏日趣味的专属文化体验。
全球第三大邮轮公司MSC地中海邮轮旗下“亚洲旗舰”MSC荣耀号于7月13日回归上海母港,开启13条暑期精选航次,驶向济州、釜山、福冈等日韩免签热门地。
除此之外,其他邮轮企业也纷纷加码体验创新。爱达邮轮“魔都号”以《哪吒闹海》为主题,通过动画角色巡游打造沉浸式体验;蓝梦邮轮“蓝梦之歌号”则以“史诗下西洋”航线串联郑和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融入评书等传统艺术,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皇家加勒比游轮旗下的海洋光谱号携手中国本土亲子品牌奈尔宝(儿童室内游乐园),推出“这个暑假,一起去浪”活动,为家庭客人打造海陆联动的欢乐体验。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邮轮游艇发展首席研究员谢燮表示,暑期全球邮轮游火爆背后,是家庭亲子作为核心客群的强劲需求推动。邮轮公司通过创新航线设计、丰富船上及岸上体验项目,不断满足游客对品质与个性化的追求,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消费。